關于加強國資監管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資委:
國資監管信息化是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一五”規劃的重大工程之一。大力推進國資監管信息化,既是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實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緊迫任務。
各級國資委成立以來,都相繼開發建設了信息網絡、信息網站、網上辦公和業務管理系統,取得了一定成績,為做好國資監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從總體上看,全國國資監管信息化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基礎網絡不健全,互聯互通不暢;業務系統水平較低,應用和服務范圍較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滯后,共享和對外公開程度不高;標準不統一,制度建設薄弱,存在安全隱患;缺少統籌規劃,自成體系,重復建設現象嚴重。國資監管信息化水平與加強國資監管工作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為進一步加強國資監管信息化工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信息化工作的方針政策,結合國資監管工作的實際,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創新國資監管方式,強化綜合監管,規范監管行為,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二)基本原則。
1.統籌規劃,分級負責。統籌規劃國資監管信息系統的網絡平臺和核心業務應用,統一建立標準規范。按照分別負擔、分級管理的原則,各級國資委分別落實建設任務和資金,分級負責做好系統的建設、運行和管理工作。
2.整合資源,實用高效。充分利用國家電子政務的網絡基礎,打破條塊分割,整合各地已有的網絡資源,促進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建設經濟實用的國資監管信息系統,避免重復建設,走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發展道路。
3.需求主導,分步實施。國資監管信息化建設必須緊密結合監管職責的需要,突出重點,穩步推進,分步實施。要重點抓好建設統一網絡平臺、建立標準、健全規章制度,建設和整合關系國資監管的核心業務系統。
4.規范管理,保障安全。從管理體系、風險控制、技術設施和運行維護等方面入手,理順管理體制,明確管理責任,完善管理制度,確保信息網絡、業務系統和信息資源的安全可控。
二、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發展目標。
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蓋國務院國資委和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資委及所監管企業的國資監管信息網絡平臺,各級國資委普遍建立起業務內網和外網;重點應用系統實現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初步建立;基礎性信息數據庫、信息資源目標體系與交換體系、標準規范體系、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初步建立;各級國資委門戶網站全部開通,并成為信息公開的重要渠道,可在線處理的業務項目基本實現網上辦理。通過實現上述目標,各級國資委的監管能力明顯增強、監管效率明顯提高。
(二)主要任務。
1.建設和整合統一的國資監管網絡平臺,推進互聯互通。充分利用各級國資委的現有網絡資源,加快建設各級國資委上下之間、國資委與所監管企業之間相互聯接的國資監管外網,實現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換和信息共享。基于國家電子政務內網,建立國務院國資委與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資委及中央企業之間相互聯接的國資監管內網,滿足內部辦公、管理、協調、監督和決策的需要。內網和外網實現物理隔離,在信息內容上內網的信息禁止上外網,能上外網的信息盡可能不上內網。
2.建立和完善國資監管業務系統,推進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緊緊圍繞“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的要求,統籌規劃建立所監管企業人才管理信息系統、企業重大事項管理信息系統、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企業國有資產監督信息系統、企業經濟運行信息系統、企業黨建紀檢監察信息系統,規范和優化業務流程。同時,按照職責明確、流程規范、功能完備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機制,實現業務協同。
3.建立和完善國資監管數據庫,大力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按照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編制國資監管工作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信息資源交換體系。分工負責建立各類國資監管信息資源庫和信息采集系統,形成比較完善的全國國資監管信息資源體系。要充分開發利用現有國資監管信息資源,建立企業基本信息、企業績效評價、企業人員管理、企業財務、國有產權、資產統計、企業經濟運行、企業投資、企業薪酬、黨建紀檢監察、政策法規等數據庫。在保證數據信息保密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內部信息門戶、領導決策支持系統等信息共享查詢系統,完善信息授權共享機制,促進國資監管信息資源在各級國資委內部、跨層次、跨地區交流共享和開發利用,為各項監管工作提供及時可靠的信息服務。
4.改進和完善國資監管對外門戶網站,推進信息公開和在線服務。未開通對外網站的地方國資委要盡快開通,已開通的要努力提升建設和管理水平,加快建立比較完善的全國國資監管對外門戶網站體系。各級國資委要按照“及時、準確、豐富、活躍”的要求,建立網站內容保障機制,落實信息上網責任。完善網站管理制度,增強網站服務功能,提高網站權威性和影響力。加大信息發布力度,提升信息質量,提高國資監管工作透明度和效能,自覺主動接受各方面的監督。大力開發應用網上辦事系統,公布辦事流程,實行審批業務網上受理、審批進程在線查詢和反饋,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積極推進網上互動交流,開展在線訪談和網上調查,提供網上咨詢、便民問答、監督投訴、領導信箱等服務。落實網民意見、問題、投訴的受理反饋責任,提高網上服務效率。
5.加強技術標準和信息安全體系建設,保障信息安全。根據國家標準,結合國資監管工作實際,建立統一的國資監管信息化總體標準、應用標準、應用支撐標準、信息安全標準、網絡基礎設施標準、管理標準和信息編碼標準,規范信息化建設,確保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要把日常管理、技術手段和應急機制結合起來,確保國資監管信息系統穩定運行和重要數據安全保密。抓緊建立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制訂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管理辦法,加強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建立科學的密鑰管理體系,規范和加強以身份認證、授權管理、責任認定等為主要內容的網絡信任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