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市縣兩級政府績效考核發布
廣東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的政府整體績效最新排名:深圳居首,佛山第二,廣州第三,汕尾排名全省最末。
在全省121個縣(市、區)的政府整體績效排行榜中,深圳南山區、佛山順德區、深圳福田區名列前三甲,廣州的10區2市均在30名內,越秀區躋身全省第六,而去年廣州“領頭羊”天河區排名下滑至第13名。
昨日(20日),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評價中心正式對外發布了《2008廣東省市、縣兩級政府整體績效評價指數研究紅皮書》,這份由第三方完成的政府年度“成績單”是第二次發布,其中多項指標排名引發關注。
老大老幺不變廣州被佛山反超
政府績效評價通俗來講就是政府的“成績單”。今年的“紅皮書”將地方政府的職能定位于“經濟發展”、“社會公正”、“生態環境”、“政府成本”、“公眾滿意”五個領域層進行對比分析,從166個指標中確定56個具體指標進行評價。
五個領域層對應權重分別為28%,25%、15%,12%和20%.整份報告中最受關注的“總體”指標排名即由五個領域層換算出來。
記者看到,與去年相比,21個地級以上市和121個縣級政府都有較大變化,去年排序居首或居末者基本不變,如深圳市、汕尾市,居中的變化比較明顯,如汕頭、梅州、肇慶、陽江、揭陽5市排序變化了5-6位。另一個較受關注的是,廣州今年的排名被佛山反超。
廣州領頭羊天河下滑至13
本次報告一大特點,除了21個地級以上市外,121個縣(市、區)也被納入績效考核評價。在全省121個縣(市、區)的排名中,深圳市的南山區、佛山市的順德區、深圳市的福田區位居前三。而在去年,三區名次依次為第9,第3和第1.廣州的10區2市均在30名內,越秀區躋身全省第六,去年該區排名12,而去年廣州“領頭羊”天河區排名下滑至第13名。
課題組發現,績效指數的排序與經濟發展程度正相關。排序前22位的單位均為“區”,分別是深圳市占6區(全部)、廣州市占7區(共10區)、珠海市占1區、佛山市占4區、汕頭市1區;這些位于中心城市的行政區域均為全省社會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地區,相反,總體指數排序趨后的單位,均為邊遠的農業縣,后十位縣(市)主要分布于韶關、清遠、汕尾、湛江等經濟欠發展的地區。
潮汕4市績效指數結果偏低
全省四大區域中,珠三角的績效指數比山區、西翼高,與去年相似。但本地調查發現,東翼粵東四市政府總體績效指數與領域層指數值不高,在全省的排序相對靠后。
課題組介紹,在總體績效指數方面,四市沒有一市均值高于省均值。在排序方面,四市分別是第20、21、19、14.領域層指數亦如此,如汕頭市的社會公正指數在21市中居末位,潮州的社會公正指數績效指數排第20位,揭陽的經濟發展績效指數排第21位,汕尾的促進經濟發展績效指數排第20位。
課題組指出,潮汕創業文化聞名海內外,商業人才遍布全球,發展基礎及地理位置亦十分優越,但經濟發展及政府績效指數位全省之末,該現象耐人尋味。
縣(市、區)政府整體績效排行
在全省121個縣(市、區)的政府整體績效排行榜中,深圳南山區、佛山順德區、深圳福田區名列前三甲,廣州的10區2市均在30名內,越秀區躋身全省第六,而去年廣州“領頭羊”天河區排名下滑至第13名。
(編輯:馬菁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