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領導班子考核指標體系
提供者:氣象局
發布時間:2008/12/02 12:00

浙江領導班子考核指標體系

 

    浙江省委組織部8月2日出臺《市、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實施辦法》,把基層老百姓的評價、城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等定性定量指標,與GDP為代表的經濟指標一起,列入對市、縣(區)黨政領導班子的考核評價體系。曾被一些地方領導干部看重的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引資等均未列入考核指標。

    引入“民意調查”指標,是浙江考核干部的創新之筆。以往組織部門考察市、縣領導干部只有“民主測評”和“個別談話”兩個環節,基層老百姓幾乎沒有發言權。浙江在完善這兩項傳統考核內容的基礎上,率先在考察干部時引入“民意調查”內容,明文規定調查對象范圍一般為來自基層的“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根據需要也可以增加來自基層的其他人員,參加人數一般不少于150人”,讓這些能夠代表民意的群眾直接為干部打分。民意調查問卷著重測評老百姓對包括家庭收入、道路交通、入學、就醫、環保、社會治安、扶助困難群眾等21個民生指標的滿意情況。

    省委組織部的一位干部說,從前期試點情況看,老百姓從切身利益衡量干部,評價要求比干部還高。把老百姓的評價納入干部評價體系,使得過去的“官評官”,變成了“民評官”。

另一創新是“實績分析”考核項目,由26項指標組成,其中,15個定量指標既包括地方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等人均經濟指標,也包括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率、環境質量等社會文化發展指標;既考察經濟增長的規模、幅度,也考察萬元GDP建設用地增量、萬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地方政府負債率等涉及發展的成本代價指標。指標數據的采集也不是來自考核對象的同級部門,而是由上一級的統計、國土、環保、衛生、勞動保障等部門提供。

    10個定性指標,則涉及公民道德教育、人才隊伍建設、文化建設、依法行政水平、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反腐倡廉情況等方面,完全由老百姓評價,通過民意調查進行考核。另有1個經濟責任審計指標。有關專家稱,這個符合實際、較為全面科學的指標體系,勢必遏制違背宏觀調控政策、片面追求GDP增量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的做法,把廣大干部引導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保護耕地環境,節約資源,重視民生上來。

    據介紹,從2003年11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建立和完善科學的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和獎懲制度”之后,浙江就開始了改革創新干部考核辦法的探索。2004年,省委組織部在100多項指標的基礎上,反復征求意見,不斷篩選,于當年底形成包括39項指標的考核體系。去年以來,他們結合浙江發展的實際情況,再行調研,逐步完善,最終形成目前的干部綜合考核辦法。目前選定26項指標的依據有三:一是指標的全局性,牽一發而動全身,非此不可;二是指標的功能性,能夠起到準確評價的作用;三是數據的可獲得性。有些指標要年終才能統計,只能忍痛放棄。浙江希望通過這樣的綜合指標盡量科學準確地評價使用干部,引導廣大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久久免费高清视频视频,欧美福利一区二区,美女黄的视频全免费一区二区,欧美三级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在线免播a视频 | 亚洲高清一线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