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機關工作人員績效考評的作用及要素
提供者:氣象局
發布時間:2009/02/05 12:00

淺談機關工作人員績效考評的作用及要素

     機關工作人員績效管理,作為新時期機關工作人員管理方式和方法改革的有益嘗試,作為依靠制度建設,加強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一條新路,已被許多政府部門、企事業機關部門相繼采用。但如何科學管理,準確考評,避免形式主義,促進不斷深化完善機關效能建設,尚須不斷探索。機關工作人員績效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制度,管理實施和考評處理等六個環節,各環節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其中考評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是機關人員績效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機關工作人員績效管理的關鍵。為此,本文就考評在績效管理中的作用及實施中應掌握的要素,略陳淺見。
    一、考評在機關工作人員績效管理中的作用
     考評是對機關工作人員實施工作績效結果的檢查驗收。科學、公正、準確的考評,不僅為直接評價每位工作人員績效提供了依據,而且還可以達到激勵先進,教育中間,促進后進,提高機關工作人員素質,增強機關工作效能實效的目的。
     首先,考評為工作人員工作的質和量的統一效果提供有效的途徑和科學的手段。工作人員工作效績結論分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個檔次,而對位于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二個檔次邊界上下的部份機關工作人員,極需補入定量考評,通過定量考評,許多具體標準數據可對照,高低明顯、一目了然,這就可為機關工作人員提供日常工作行為表現的直接依據,為合理評議機關工作人員定量化提供有效的途徑和科學的手段,是提高機關工作人員工作水平的具體措施和可靠保證。
     其次,考評有效地促進機關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作用的發揮。機關工作人員通過考評,即可檢驗自己工作質量、進度的程度,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又可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形成比學趕幫的局面。如三明交通運管處1997年試行工作人員效能考核管理,通過每季將辦事效率、服務滿意率、群眾(單位〉評議率、工作辦事差錯率等幾項量的考核情況逐項公布,明顯的數據差別,極大地震動了較差的工作人員,先進的想、更先進,較差的不甘落后,出現了你追我趕的大好局面,工作人員辦事效率、服務態度逐月提高,群眾〈單位〉滿意率也逐漸上升,在全市窗口行政執法單位評比中名列前茅。再次,考評為"創爭"活動提供真實的依據。通過每月(或季度〉對機關工作人員的考評和年終總評,將工作人員完成各自崗位任務的情況,記錄在案,建立必要的科學的檔案,這就為"創爭"活動評選提供了真實的依據,作為表彰先進的重要依據,避免不著實績憑印象或者不按標準硬湊指標的弊端,使評選活動符合實際,成績明顯,事跡突出,讓人們口服心服,真正達到"創優爭先"的目的。而不是人為有意"拔高"。
    二、考評在實施中要掌握的要素
      機關及工作人員工作效果的評估,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要做細、做好、做得科學,在掌握考評原則和方法時,離不開考評的四要素。考評的四要素是把握現象與本質的關系,把握物質與精神的關系,把握知與行的關系,把握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把握現象與本質的關系是機關工作人員工作自身工作量作標準,把工作量與效果等同起來加以考評,這只是一些現象,并不是本質,只是考評的入手處。而體現機關工作人員績效的本質內容的,應該是通過機關工作人員工作所轉化成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把握物質與精神的關系是指機關工作人員工作作用于它的對象,實現第一次轉化,產生一種精神效果,這是一種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通過工作對象的實踐,便轉化為物質效果。例如經濟效益的增長、生產率的提高等。兩次"轉化"的過程,體現了物質與精神的辯證統一。把握"知"與"行"的關系就是機關工作人員工作使其對象既產生"知"的效果,又產生從"知"到"行"的效果。而"知"的效果是無形的,"行"的效果是有形的。因此,我們在考評中不僅要評定"知"的效果,還必須從多側面、多角度地觀察,從思想認識的提高、各類知識的增長、思維方法的掌握,還有情操上的陶冶等方面去考評。在評定"行"的效果時,既要看已經出現的,又要看潛在的:既要看近期的,又要看長遠的:既要看平時的,又要看關鍵時刻的。
     把握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就是要著眼整體看效果,防止以偏概全。某項工作任務下達后,在考評效績時,一些同志眼睛里往往只是看一兩個、三幾個表現稍差的人是否轉變,而不看多數人員的進步。如進行普法、道德教育,往往只從那些意識行為松懈的同志的身上看教育效果,一且這些同志轉變不大,就認為教育效果不好,否定了在其他同志身上反映出的效果,這顯然就是片面的。因此,考評標準不能以一二個典型事例來代替整體效果,要看大多數,看全面。所以,我們在把握考評囚要素的前提下,在具體實施考評過程中,又必須掌握實施要素。
   1、要制定具體明確,切實可行,科學合理的考評標準。也就是說要結合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制定出部門或單位總體目標,并按照各自所從事的職業和崗位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分解目標,同時在制定時要運用科學方法盡可能把目標具體化,要從"無形"中找"有形","軟任務"中提取"硬指標",能用定量的盡量用定量,使目標明確具體,便于考評。此外,還應考慮到機關工作人員隊伍中年齡結構、文化程度、業務水平、身體條件等不盡相同,制定的標準要適度,以鼓舞他們完成目標任務的信心,調動他們工作積極性,創造性。
   2、要遵循民主,公開和實事求是的考評原則。考評必須充分尊重機關工作人員的民主權利,除了有量的標準具體衡量外,凡屬定性考核的內容,都要充分聽取機關工作人員普遍意見的建議。其次,考評的內容、標準、結果要公開,不但要在政務公開欄公開,而且要在一定的宣傳渠道進行公開。再有,就是考核后形成的組織意見,必須轉告本人,使他們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是與非。第四,這種公開要建立在事實基礎之上,通過深入細致的考察了解和必要的調查研究,客觀地把握人的行為表現,切忌主觀臆斷,這樣才能以理服人,保證考評全面、公正、準確。
    3、要正確處理定量考核與定性考評的關系。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對工作人員工作成效考評方法是定性考評,這種作為一種認識評價人的工作成效的方法,氫具有積極意義,但這種考評常常是籠統地說某工作是好是差,大體上區分優劣,很容易受人際關系、感情因素以及考評者素質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逐漸顯露出它的不足。實踐證明:不將定量考核與定性考評有機地結合起來,很難準確無誤地區分先進與落后,合格還是不合格。由于定性考評和定量考核是兩種相互區別的考核方法。在實施考評中要特別注意定性和定量的統一和互補優化。定性考評是注重對人員的工作性質和完成任務情況進行的鑒別和確定,是質的方面:定量考核是對同一對象的質所對應的量的測量,是關于其本人工作素質和具體工作指標完成情況的評分和得分多少的客觀描述。客觀對象的質量與數量的統一性,是定量考核與定性考評必須統一的客觀基礎。只有兩者的統一才能達到全面、客觀、準確評定的目的。
    三明客運二分公司有一位科室后勤干部思想穩定,作風正派,工作積極認真,贏得全司和周圍群眾的贊許和認可,但是由于他性格內向,不善于表白自己工作亮點,工作實績長期不引人注目。今年3月份,公司指派一名同志,負責收取他的工作事跡,并在三明市三元區富興堡街道推出"三德"先進典型,突出了他的感人事跡,用定量和定性結合方法進行公正的評議、推薦。發現這位黨員,四十年如一日堅持在醫務崗位上默默奉獻,用一組組真實的數據,一個個感人的事例,充分展現著他的良好醫德。他的事跡登刊后,在公司黨員群眾和周邊廠礦、街道、群眾中引起了較大的反響。由此可見,定性與定量的互補具有深刻的意義和豐實的內容。綜上所述,考評作為機關工作人員績效管理的一個手段,在績效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搞好考評,必須明確考評的目的、內容和標準,掌握好要素原則,按照科學的程序認真實施,不斷深化完善。把新時期機關效能建設工作推向前進。
                                                           (作者單位:福建閩通長運股份有限公司)

久久免费高清视频视频,欧美福利一区二区,美女黄的视频全免费一区二区,欧美三级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另类卡通动漫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 亚洲免费AV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偷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