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湖區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綜合評價考核
推進情況匯報
今年初新實施的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辦法是一種全新的考核理念,目的是引導各地用科學發展觀的思路指導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對此,濱湖區區委、政府十分重視并全力以赴推進實施。現根據市委通知精神要求,將濱湖區此項工作的推進實施情況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推進工作舉措
1、建立健全了分解落實推進制度。
市委考核文件下達后,我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制定了專門的考核實施辦法,下發了《關于落實推進市委領導干部工作實施考核辦法的工作意見》(錫濱委發(2007)10號文)。成立了綜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推進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區主要領導擔任,領導小組成員由區委組織部、區發展和改革局、區監察局、區統計局等部門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委組織部。各工作推進部門和監測責任部門各司其職,明確分工,對各指標的推進采取“一把手”負責制。
2、建立健全了季度例會分析制度。每季度由區委組織部牽頭各成員單位上報上季度相關指標的進展情況和整體分析,確保統計監測指標體系的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由區推進領導小組牽頭負責召開綜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統計監測分析會,把握進展動態,分析研究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并由區發展和改革局、區統計局匯總整理后上報區委、區政府。
3、建立健全了職能部門考核機制。各部門根據區委、區政府關于《實施辦法》的各項工作部署,落實了專職人員,形成工作網絡,明確了工作責任。各責任部門發揮部門管理職能,按照“誰承擔的責任指標誰負責”的原則,各司其職,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及時追究。同時區機關各部門《實施辦法》的推進工作將和2007年度部門工作目標考核掛鉤,各鎮、開發區、街道配合落實《實施辦法》的推進工作將和2007年度發展目標考核工作掛鉤。圍繞推進活動的目標任務和重點核心指標的考核,堅持跟蹤問效,確定不同的內容和衡量標準,將開展推進情況工作考核與干部考察結合起來,切實增強推進工作的實效性,確保各項指標體系的全面完成。
以上三項制度的建立,確保了全區上下思想上的高度統一,確立了各項目標的工作責任體系,保障了推進工作的全面有效實施。
二、上半年推進考核工作的特點
根據市綜合考核工作辦公室上半年對全市兩市七區九大板塊考評情況來看,我區上半年綜合考核評價指標完成情況進展良好。 上半年統計的29個指標中(總權重69分),其中23個指標達到序時進度要求,6個指標進展情況有一定差距,實際得分67.6分,扣分1.4分。列全市九大板塊第三名。但要全年保持這成績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和加強。現圍繞上半年考核目標的四大類指標,我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倡導以政府推動、企業創新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推動力。今年以來,我區以科技創新為依托,突出結構調整主線,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努力解決產業層次水平偏低、傳統產業偏重的問題。為加快產業轉型,我區召開了“全區加快科技創新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大會,出臺了《扶持重點科技產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意見》等扶持政策文件,在去年已建立1億元風險科技投資基金的基礎上,今年又籌集資金建立了3000萬元區科技產業創新發展基金,并對各開發區、鎮、街道下達了轉型創新工作任務,加快促進我區傳統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轉型、傳統產品向高新技術產品升級。上半年我區各項經濟指標趨向健康,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2.6億元,增長15.3%。財政收入實現26.25億元,增長18.3%。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3.2億元,增長25%。產業結構繼續向優化方向的轉變,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斷提升,上半年達到43%,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新技術出口額占出口總額比重比上年提高7個百分點,工業設計、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精密機械等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8.1%,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逐步提高。各項經濟指標質量的提升標志著我區正努力建立起以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新模式。
(二)大力倡導以集約發展、節能減排為抓手推進增長方式的轉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集約利用土地,確立了“資源最優化、效益最大化”的集約發展原則。堅持布局集中、產業集聚、集約開發導向,推進載體建設。全區形成了以4個省級以上開發區為主體,馬山生物醫藥園、胡埭工業園等特色園區為亮點的園區發展格局,園區產出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40%,工業集中度達到81%。注重標房樓宇的建設和產出。累計建成標準廠房162萬平方米,租售136萬平方米,入駐投產面積達到120萬平方米。集聚集約發展的成效日益明顯,上半年全區工業集中區畝均土地投資強度達到180萬元,畝均土地產出達到105萬元。著力推進環保產業,結合治理太湖保護水源,積極發展循環經濟,鼓勵倡導清潔生產,全力推進節能減排,建立健全了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的監測體系,對重點工業用能企業加強管理。深入推進“五小企業”“三高兩低”企業整治,無錫經濟開發區、胡埭工業園、馬山生物醫藥園被列為市循環經濟示范園,33家企業通過了清潔生產審計。積極推進清潔能源區建設,完成了8臺鍋、窯爐的改造工作,完成目標的80%。加大了環境整治力度,加快截污和污水處理廠建設,馬山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完成建設,日處理量由原來的3000噸增加到5000噸。胡埭污水處理廠1萬噸/日的一期工程也已建成,目前正在調試,日處理量達到2000噸。配合市實施完成了小溪港換水工程、梁溪河綜合整治工程,長廣溪濕地公園建設。小溪港換水工程通過市水利局竣工驗收并投入運行,斷面水質有所改善,但尚未達到考核要求。制定了削減排放總量方案,采取降低污水處理廠排放濃度和接管等具體減排措施,完成了無錫電站鍋爐設備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的接管任務,馬山污水處理廠排放濃度由去年的92mg/L下降到目前的35mg/L。積極推進“生態濱湖,綠色濱湖”建設,上半年新增綠地面積達到140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達到25%。人居環境的不斷改善表明我區正朝著向無錫最適宜居住地區的目標發展。
(三)大力倡導以富民優先、捉進就業為著眼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大工作措施,完善社保體系。落實社保安置,做好歷年來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安置工作,確保失地農民“失地不失保”。推進養老擴面,加強對社保擴面的專項檢查,重點是檢查參保率較低的鄉鎮企業,對未參保、漏報少報的企業依法發出限期改正指導書,上半年全區社保擴面9438人,城鎮社保參保率達到98.2%,農業養老保障綜合參保率達到85.8%。注重增收富民,擴大就業渠道促進增收,上半年政府購買工作崗位達2583個,擴大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9857人次。上半年全區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9980元,增長13%。鞏固完善農村大病醫保制度。第五輪農村合作醫療人數達72739人,籌資總額1476萬元,上半年結報總額514萬元,占醫療總費用的30.6%。城鄉低保工作更趨完善。上半年全區低保戶2058戶共發放低保金達440萬元。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大力倡導以協調統籌、和諧發展為落腳點拓展各項社會事業。堅持科教興區,人才強區。為加快人才資源的開發,提高人才配置的市場化程度,我區在梁青路與鴻橋路口建設了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大廈,該中心高起點設計、高標準動作。上半年全區引進各類人才達750人,每萬人擁有人才數達到1453人。積極創建優質教育資源,河埒中學新建工程一月份已搬入新校區,育紅小學遷建工程進展加快,加快了在崗位職工及外來務工人員的培訓力度,上半年對農村勞動力進行轉移培訓4500人次,其中技能培訓2173人,培訓青壯年農民2458人,積極提高區域人口受教育水平,區域人均受教育年限基本達到10.01年的考核目標。為提高食品檢測合格率工作,我區專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食品監測檢驗和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并且區政府拿出2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開展食品定期抽檢工作,上半年食品檢測合格率為92.16%,達到目標要求。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區,建立完善大調解機制,推動“平安濱湖”創建活動,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上半年每萬人刑事案件發案率為萬分之25.4,保持較低水平。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度明顯提高。對安全生產事故保持高壓態勢,全區各級切實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強化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上半年全區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23人/億元,低于0.27人/億元考核目標要求。
三、上半年推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上半年綜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完成情況來看,我區主要存在以下關鍵性的幾個問題:
(1)環境質量綜合指數:
上半年我區環境質量綜合指數為55.6分,遠低于82分的年度目標。導致這一指標不達標的原因主要是空氣質量和段面水質。其中最主要的是面斷水質,考核濱湖區三個段面水質的比重達到40%, 而上半年我區三個斷面水質,由于歷史積累原因,在短時期內要徹底得到改善是及其困難的。上半年通過市有關部門和我區政府共同努力,小溪港換水工程竣工驗收并投入運行,由我區農水局暫時承擔了運行費用,上半年已開始調水,小溪港斷面水質明顯好轉,但仍未達到Ⅲ類水質的考核要求。列入監測的三個斷面為梁溪河、直湖港和小溪港水質達標率仍為零分。根據目前情況我們認為對河道治理是一個多部門跨地區聯動的系統工程,為此我們建議:一是要由市級層面來協調,幫助我區解決小溪港運行資金,進一步增加調水時間,使小溪港斷面水質盡快能達到考核要求;二是要加快梁溪河排污接管進程,加快截污工作的進度建設;三是要盡快建立上下游河道出入境的監測工作,來合理分擔治污責任。
同時根據市政府最新公布的化學需氧量(COD)削減率我區上半年增27%,這是按照國家最新的測算方法計算的減排結果,市政府又下達了下半年我區的削減任務為400噸,這一數據對我區來說形勢相當嚴峻,壓力非常大,需要我區通過積極推進和排查對應工作的著力點,來爭取目標的完成。
(2)指標完成有不確定性的:
常住人口規模:由于我區是人口凈流入區,根據區計生局,對我區上半年外來人口初步統計已達到20萬人以上(當然還要剔除居住未滿半年以上的人口),全區全年要控制68萬人的常住人口的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壓力。同時該指標將影響到我區其它一系列人均指標的完成。
關于人口基數問題,8月1日市召開的考核領導小組會議上明確,“人口指標是控制性指標,而不是發展性指標,要按照國家權威部門認定的數據為基礎,統一人口基數口徑,要從我市環境可承載能力和提升人口素質出發,有效控制人口規模的擴張”。但是,從濱湖區現有房地產開發的現狀這一單一的情況來分析,濱湖區建區以來共掛牌出讓土地房地產地塊為54個,占地18296.1畝,規劃建筑面積1269.9萬平方米(為去年統計數),按人均50平方米來估算人口,可供25萬人左右居住,所以說濱湖區是現在和未來是一個人口凈流入的地區,在未來幾年內人口將是大量增加的聚集地區,所以懇請市有關部門要以科學的實事求態度來確定濱湖區常住人口的基數問題。
(3)有待加大監測力度的指標:
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該指標屬于新指標,我區尚未建立完整的統計調查體系。由于涉及的具體產業及市屬企業統計等因素,單一部門無法全面正確提供全社會文化產業數據。下階段我區將盡快建立按《無錫市文化產業統計報表制度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精神來完善文化產業的統計工作。
食品檢測合格率:上半年我區預計為92%,但一季度的食品檢測合格率僅為86.36%,由于食品檢測合格率在抽樣時存在相當大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如不加與日常的管理和重視,年度出現反復的可能性較大。
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上半年我區預計為0.23人/億元,達到年度目標(≤0.27人/億元)要求,但考慮到安全事故死亡事故(包括交通事故)的發生有一定的偶然性,年度達標出現反復的可能性較大。
對列入年度統計的10只指標:R&D支出占GDP比重、萬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削減完成率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削減完成率、常住人口規模、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農民人均純收入及增幅、人均受教育年限、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等10只指標,我區將按能部門分工的要求,要做好做細基礎工作,在確保濱湖區自身內部進行統計的數據基礎上,更要及時發現問題,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夯實基礎,不要等年度統計資料暴露出問題時再去補救。
四、下半年的推進工作的主要舉措
1、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各項工作舉措重點。
全區各級、各有關部門將把市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綜合考核評價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確工作目標,繼續完善落實各項推進措施,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要補軟、補短,按時序分階段重點推進,加強各項指標的預測和分析,努力實現濱湖的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2、進一步加強協調溝通,提升指標監測監控水平。
在積極推進各項工作舉措的同時,要認真做好各項考核指標的監測監控工作。重點關注8月1日市召開的考核領導小組會議上決定在現有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基礎上增加“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率”;在“主要污染物排放削減完成率”項目下增加“氮磷減排”分項指標及按新標準調整的下半年我區的削減(COD)任務為400噸的任務,加強同市級主管部門以協調溝通工作,確保各推進工作有序進行,確保各項指標的全面完成。
3、進一步采取切實措施,推進落實各項工作達標。
下階段我區將針對目前干部政績考核指標上半年實績進行評議分析,對存在的差距要尋找原因,制定針對措施,各職能部門對既定的推進措施要積極有效落實,確保全年指標的達標工作。要從本次上半年考核工作為契機,全面正確理解科學發展觀,充分認識干部實績考核的導向作用,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這個考核全面正確理解科學的政績觀,來引導正確的政績觀,加大增加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能力,重實干、講實效,切實提高各項推進措施的力度,以優異的成績來迎接黨的十七大的勝利召開。
附:濱湖區1-7月領導干部考核體系自測完成情況表
無錫市濱湖區委組織部
二OO七年八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