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醫院固定資產管理
提供者:佚名
發布時間:2009/10/20 12:00
隨著科技發展,新醫療手段的運用和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的提高,醫院大量引進各種大型醫療設備,如:CT、彩超、斷層機和微創手術設備等,固定資產在總資產的比重逐漸增加。在一些綜合醫院,固定資產比重已占資產的75%。固定資產配置水平在相當程度上反映醫院的服務能力與綜合競爭能力。因此必須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管理。
1現階段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賬目不清 醫院固定資產核算由財務部門負責建立固定資產明細賬,設備科和醫院資產各使用部門沒有設置明細賬。年底資產清查以財務的資產明細賬為主,賬務缺少相互稽核,責任不清。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由設備科轉為財務科,造成資產管理部門與使用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責權不清。由于制度不完善,各部門相互溝通不夠,缺乏制約,存在相互扯皮的現象。
1.2固定資產積壓閑置,利用率低 許多醫院為了提高自身競爭力,擴大發展規模,只注重固定資產的先進性,對其實用性、重復性購置關注不夠。在缺乏市場調查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相互攀比,盲目購置,造成高投入低回報。購置后忽視管理,是所有醫院普遍存在的問題。不但造成資金大量浪費,也造成固定資產大量閑置,給國家造成很大損失[1]。
1.3會計信息不準確 醫院房改售給職工的住房,醫院并未根據房改結果調減賬面價值,對于有的房屋、建筑已經拆除但賬上卻未作相應處理,以致虛增醫院資產。對于更換的設備維修零部件,大部分直接列支或直接沖減專用基金,沒有增加醫院資產價值;同時對于拆除掉的設備維修零部件,也沒有評估作價沖減固定資產價值。隨著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廣泛運用,信息系統使用的軟件及升級配套費,醫院財務制度沒有權威、全面的界定,在實際操作中隨意性較大[2]。實際工作中有些倉庫資產驗收人員知識有限,對資產如何正確計價缺乏充分了解,使本該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支出未計入或將不應計入資產價值的費用計入資產價值,造成固定資產價值虛增或虛減。對于直接列支購置的資產,照樣按年限法計提修購基金,造成多列支出虛減結余。
1.4缺乏對醫院固定資產維護與保養 現階段醫院的主要醫療設備正朝著技術密集化方向發展,醫療設備更加先進與復雜,功能更加強大,大型、高精尖的進口設備越來越多,這就要求醫院要有專業的醫學工程人員負責對設備采購前進行科學論證,論證其科學性與實用性、先進性。在使用過程中,指導資產使用部門熟悉設備性能和操作規程,避免使用不當導致設備不同程度的損壞,尚未到達報廢期限就人為報廢。而現階段醫院缺少這樣的人才。現有的維修人員專業技術水平較低,無法勝任醫療設備的維修與養護,造成在職維修人員閑置,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3]。同時醫院重采購輕保養的狀況,使許多設備因保養不當而減少使用壽命,沒有做到物盡其用。
1.5其他原因 醫院固定資產種類多、數量大,年末盤點是一項復雜而且任務比較繁重的工作,需要2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資產使用部門未建立固定資產明細賬,沒有對使用資產建立責任制,沒有專門的負責人。設備在部門之間轉移未及時辦理內部轉移手續,科室之間的資產調配也沒有通知資產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造成年末盤點賬實不符。設備報廢未執行資產報廢審批程序,未及時將設備變動情況通知財務部門,變價收入未及時納入醫院財務統一核算。
2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2.1強化固定資產管理意識,建立資產管理責任制 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各醫院應將固定資產管理作為重要內容列入工作目標。領導要親自抓,并全面實施單位法人為全面責任人,分管領導為主要責任人,使用部門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的三級資產管理責任制,明確相關責任人職責范圍,真正落實到人。
2.2建立固定資產管理委員會,統一固定資產管理 打破醫院固定資產多口管理局面。成立固定資產管理委員會專職機構,并有一位院級領導全面負責,同時配備由財務、審計、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專職管理人員。各資產使用單位還要確定兼職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定期接受固定資產管理委員會政策和業務培訓。醫院通過專職機構、專職人員和兼職資產管理人員,建立一支有專業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固定資產隊伍,把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納入正常化軌道。
2.3建立固定資產微機管理系統,形成固定資產信息網絡 引入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把人工管理轉換成以計算機管理為主的現代化管理。網絡管理中要做好固定資產臺賬工作。按成本核算單位制作出<醫療設備臺賬賬本>,一式兩本,一本留資產管理委員會,一本配發給使用單位,運用資產管理條碼技術,每臺設備貼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根據網絡管理要求編制的條碼,將已編制好的”醫療設備臺賬賬本”逐一與使用單位實物核對,由資產管理委員會與使用單位負責人簽字確認,確保賬實相符。同時在設備新增或報廢時,使用單位需帶著”醫療設備臺賬賬本”到資產管理委員會辦理相關手續,保證”醫療設備臺賬賬本”上的內容與醫療設備管理系統中信息同步[4],從根本上解決賬目不清及賬、物不符問題,使資產管理從繁忙、復雜的手工處理中解脫出來,提高工作效率。
2.4加強固定資產采購、入庫、內部調撥、報廢、維修管理嚴格實行招標制度,科學安排固定資產投向 。醫院根據自身經營的需要和財力,充分考慮技術上的先進性與適用性,嚴格按照程序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由固定資產管理委員會對采購設備進行充分論證、分析、預測和決策,合理決定資產投入量。嚴格按<醫院財務制度>確定固定資產價值,防止虛增、虛減固定資產價值。對于醫院內部單位資產調撥,財務人員應到現場核實手續,查對實物,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固定資產,同時做到固定資產臺賬卡片隨資產轉移,物動卡動,做好固定資產移交工作。醫院對于已磨損、陳舊不能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可由使用或保管該項固定資產的部門填列“固定資產報廢申請單”,經院領導和資產管理委員會鑒定后,按照規定手續報請上級資產管理部門批準后進行清理,對于未滿設計使用年限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總結經驗教訓。報廢固定資產的殘值應合理估價,認真做好殘料入庫和變價收入入賬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維護和保養,及時對新購設備使用進行指導,防止人為操作失誤減少資產使用壽命,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
2.5強化醫院資產監督,全面推行效益考核 醫院應由審計部門定期對固定資產招標、購買、使用、盤點工作進行監督。各級資產管理職能部門應定期或不定期對所屬醫院資產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于監督過程中發現公為私用或資產流失事件,要嚴肅追究,必要時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同時追究單位領導或直接責任人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武器捍衛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量化固定資產考核指標。對固定資產效益的考核與評價,不能單純評價投資效益,重要的是調動廣大固定資產管理、使用人員的積極性,考核的實施與結果應與管理、使用人員的工作業績掛鉤,對責任心不強、管理不善的人員應按制度給予處罰;對于管理成績顯著、效益突出的科室和個人給予獎勵,使固定資產做到物盡其用,更好地為病人提供診療服務。
2.6加強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建設 首先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加強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水平的提高。其次引進高學歷醫學工程技術人員,調整設備維護人員的知識結構,加強在職維修人員的培訓和再提高,不斷提高維護人員維修和保養設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