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醫療服務作為一種特殊的服務產品,由醫療機構提供給社會和人群,醫療消費者通過交換而獲得醫療服務。醫療服務市場是提供和滿足人們醫療服務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的一個系統、環境或方向。我國作為WTO主要成員國,已經融入了全球經濟一體化,我國醫療服務市場也必然面臨機遇和挑戰,為此,本文就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我國醫療服務市場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
2.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我國醫療服務市場的影響
國際組織制定的全球性標準適用于每一個國家和地區。我們必須在技術層面重新構筑新的格局和秩序,積極主動地適應全球醫療服務市場的變化。我國的醫療服務貿易將分階段逐步開放,在醫療服務領域,服務貿易主要有四種方式:跨境支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自然人流動,并且以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最為常見。
⑴ 跨境支付:跨境支付使患者有機會通過交互式數字通訊、可視系統、互聯網等媒介向他國醫師購買診斷、咨詢服務,同時也使醫師實現國際間技術交流更為快捷。實際上我國一些發達地區的醫院已能夠通過互聯網與國外醫療機構進行醫療咨詢、診斷、治療和醫學教育。在《中國服務貿易承諾減讓表》中明確指出,對于跨境支付和境外消費的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沒有限制”。
⑵ 商業存在:是指國外法人或自然人與中方合資或合作并經營的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商業存在的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均有限制。按照衛生部和外經貿部的規定目前中外合資醫療機構允許外資比例不超過70%,同時也有數量限制。
⑶ 自然人流動:我國規定允許具有外國頒發的專業資格證書的外國醫師獲得我國衛生部許可后,可在中國境內提供醫療服務。如醫療保險、壽險和健康保險,允許外國壽險公司三年內向中國公民和外國公民提供健康險、團體險、養老金和年金險等服務。
3.全球經濟一體化對醫院產權制度的影響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沖擊下,我國多年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醫院制度產權不清、權責不明、政院不分、管理不科學的弊端日漸凸現。引入競爭機制,實現衛生服務市場競爭主體多元化,建立現代醫院產權制度,促進醫療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與有效利用,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
數年來通過出售、轉讓、兼并、組建醫院集團、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度等多種方式對醫院產權制度改革的探索,使我國醫院產權具有國家獨資、集體投資、個人投資以及公私混合投資等多種形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民營醫院近1500家,衛生部與外經貿部批準的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超過160家,初步形成了多種所有制醫院并存發展的局面。尤其民營醫療機構的快速發展,不僅拓展了衛生事業發展的籌資渠道,促進競爭機制的形成,滿足了群眾不同層次的醫療保健需求,調動社會各界投資辦醫的積極性,激活了醫療服務市場的生機與活力。也推動了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
4.全球經濟一體化對醫院經營管理體制的影響
隨著國外法人或自然人與中方合資或合作設立、經營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隨著國外醫師來中國工作,同時國內醫療機構人才流動和醫療服務資源共享或與國外交流合作,有利于引進適宜的、先進的醫療設備和醫療技術促進學科建設發展;同時引進先進的醫院經營和科學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一方面我們可以學到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另一方面也會面臨大的內部管理和外部經營的壓力和動力,逼著我們的醫療機構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一方面主動地虛心地學習外部先進的醫院經營管理經驗,實施成本核算,注重醫療服務質量,加快醫療機構適應市場的步伐。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借鑒國外企業和市場營銷的理念和模式,改革經營管理機制,讓懂經營、會管理、善營銷的職業管理者當醫院的總經理和醫院集團CEO。經受醫療服務市場有序競爭的考驗,有利于提高中國公立醫院的管理水平。我國的醫療機構可通過合資合作、改制轉型、聯合兼并等多種形式,將會吸引更多的國外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方法。逐步實現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與經營方式并存、公平競爭的新格局。目前我國已經開始建立醫院管理公司,而且有些私有化經營的醫療集團已經初具雛形,他們面向國內外聘請醫院管理專家當CEO,這是我們醫院經營管理體制適應醫療服務市場的必然,也有利于滿足社會多層次醫療服務的需求,并有可能帶動健康相關產業的發展。
5.全球經濟一體化對醫療機構人力資源的影響
醫療服務行業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行業,隨著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各種醫療資源中以知識、信息和創新水平(機制)尤為重要,而這些資源的實現靠人來實施和傳遞,所以人才是各種資源中最重要的角色。
信息業、制造等行業較早地由發達國家或地區進入中國,一個很大的特點是他們雖然投入資本、介入技術,但其工作人員甚至到大區總裁等人員基本上都是“本土化”,醫療服務行業同樣也不例外。因為若用他們自己的人員不但成本很高,而且語言、文化和人文環境等因素的不同都會給他們的經營和管理帶來更多的代價。
如何吸引人才,特別是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到中外合資和合營的醫療機構?他們會在待遇、工作生活環境方面采取措施,這樣我們的醫院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就會流入這些待遇高、環境好、發展空間大的機構去。一方面我們原有的人員仍然為所在社區或更大范圍的國人進行醫療保健服務,而且在中外合資環境可能自身技術水平也會有更快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造成我們的大、中型醫院多年培養的人才流失,專業技術隊伍穩定性受到沖擊,甚至造成某些專業科室學術帶頭人斷檔現象。要想控制這種現象用過去那種如果一個人才離開醫院要求退房、不給檔案的老辦法,恐怕是非常被動甚至無濟于事的。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認真作好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關鍵是要從上而下轉變用人觀念和用人制度,目前我國已經開始進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這是一個趨勢,但要徹底地解決人員、人才、用人等問題還需要動“真格”“本土化”。
6.全球經濟一體化對醫學高新技術和高新設備的影響
全球經濟一體化將使醫學領域的學術、科研、培訓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增加,中外合資醫院會將先進的醫療管理理念和醫療技術引入中國醫療服務市場。像幾年前我們與發達國家同時用上一樣的奧迪汽車,而現在中國也能夠用上與國外同步的互聯信息、汽車、家用電器等。醫療服務市場也是如此,特別是我國承諾放棄X線、伽馬刀和牙科治療設備等醫用裝置的進口許可權、配額和指標方面的限制,將會促進醫用高新技術的進口,降低部分服務項目的成本。此外關稅的下降也有利于大型設備和高科技醫療設備的引進和利用,縮短我國醫學技術水平和診斷治療設備檔次與國外的差距。對于現有的醫療機構說應注重加強與國外醫療機構合作與交流,積極開展新技術項目,引進購買使用設備,或者租賃高科技醫療設備,保持與國外先進醫療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同步。
7.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我國中醫藥市場的影響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的傳遞是互利互惠的。入世后,我國的中醫藥市場將會迎來一個更好發展空間,這項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醫療服務技術和藥品將會更多更快地走出國門,享譽全球;同時也有利于借助國外的科研和臨床技術使我國的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步伐加快。由于祖國醫學很強的獨特性,所以雖然外資機構進入中國市場,但他們短時間對中醫藥市場的沖擊并不大。據有關方面資料,目前在美國中醫藥診所數量最多,有的已經形成連鎖集團,這些中醫藥診斷十分受到當地民眾歡迎。一位老教授告訴我,如果有人患了風濕性關節炎,最好的藥品是中成藥,而不是西藥,這說明外國人也在逐步認可中國醫學的神奇和深奧。
8.全球經濟一體化對醫療服務機構競爭的影響
我國目前醫療服務市場的提供者主體是在國有醫院和私有民營的醫院之間競爭,醫療消費者是否選擇一所醫院去消費醫療服務產品或者說對醫院的評價和感知如何,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起決定作用,即質量、服務、價格。全球經濟一體化使我國醫療服務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醫療服務提供者增多及其多層次化,醫療服務質量至為關鍵,服務和價格的競爭將更為激烈。一些其他服務行業、企業公司的營銷策略會很快地導入醫療服務的經營與管理之中。誰的質量優、服務好、價格合理,誰的消費者就多;反之則會出現“門庭落雀”的局面。由此,我們的醫院的經營和管理者應該進一步對自己醫院所處的市場進行認真的分析、定位,在保證技術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圍繞服務做文章,圍繞價格找市場,以提高自身在醫療服務市場的綜合競爭力。
9.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我國醫療保險市場的影響
醫療保險涉及壽險和健康險,目前國內的醫療機構也與一些保險公司進行合作和服務。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國家首先允許外國壽險公司在上海、廣州、大連等地提供服務,之后兩年開放擴大到北京、成都等10個城市,三年內允許外國壽險公司向中國公民和外國公民提供單位險、團體險和養老金、年金險等服務。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正處于初步階段,隨著國外保險機構雄厚的資金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和運作方法的進入,不但將對我國的國內商業和政府醫療保險市場受到沖擊,同時也使醫療機構提高服務質量和合理制定價格,以得到保險公司更多的選擇,因為未來的醫院收入來源從保險渠道方面的比重將會進一步增加。
10.全球經濟一體化對醫學教育和培訓的影響
由于醫療服務的獨特性和復雜性,在美國培養一個具有獨立行醫資質的醫師需要九年時間,這是所有專業中時間最長的,而且國外的在職培訓在每個工作同期都舉行嚴格的考核記錄,職業化管理培訓也在醫療服務中進行。而我國醫學教育的時間相對較短,將面臨著提高人員對外交流能力、在職教育程度、醫院的職業化管理水平、市場經營能力的挑戰。我們的醫院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專業和管理人才,這樣將使我們的醫學教育更加嚴格、規范,而不是一個初中畢業生進入中專衛校醫療專業學習三年之后經過實習就成為一名“醫生”。可以想象他們在尚未完全掌握醫療基本知識的情況下怎么能夠給醫療消費者提供好的醫療服務產品?同時醫務工作人員本身為了學習掌握新技術、新理論,也促使他們主動參加學習培訓,醫院管理資訊公司將會更多地向醫療機構和社會提供職業化管理,市場營銷方面的培訓課程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