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質量管理體系
提供者:佚名
發布時間:2009/06/24 12:00

醫療服務質量是醫院的生命線,也是醫院管理的永恒主題。
這一觀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醫院認可并接受,成為醫院的管理信條。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地完善以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地深入,醫療服務質量也成為醫院生存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國內外學者公認,最明智的“醫院戰略”是質量管理戰略。醫院的質量觀念不僅包括醫療技術質量,而且還包括醫院全局、全程、全員的質量。質量管理要從單純的醫療質量,上升到全面質量管理、質量管理體系,再到醫院外部的質量經營。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促使醫院采取更為先進的技術和手段,努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醫院質量管理 
    醫院質量管理是指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對所有以質量為目標的影響因素的決策、控制、協調、指導以及信息反饋和處理的全部管理過程。
    盡管醫療質量是醫院質量管理的核心,是整體工作的集中表現。但是,質量管理并不等同于醫療質量管理,醫院質量管理是一項涉及各部門、科室和全體員工的綜合管理工作。廣義的醫院質量管理應該是以醫療服務質量為核心的,包含醫院全部工作質量的管理體系,也就是全面質量管理。
醫療質量
    醫療質量通常是指通過病人機體反映出來的臨床診療技術、護理以及醫技工作等質量特性的總稱。
● 主要醫療質量特性
    包括診斷是否正確、及時、全面;治療是否及時、有效、徹底;療程長短;有無因醫護或其他不當措施,給病人造成額外的痛苦、損害、感染等,其程度如何。
● 醫療質量概念的確定原則
   傳統的醫療質量概念主要用醫療統計指標表示,比如診斷符合率、治愈率、病死率、無菌手術感染率、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病床工作日數、病床周轉次數等等。上述統計指標,并不能十分確切地反映醫療質量水平,特別是以治愈率、病死率等疾病轉歸的統計為質量指標,很容易混淆醫療質量范圍與非質量范圍的界線。因此,有必要依據現代質量觀進一步明確醫療質量概念,其原則主要為:以病例為確認醫療質量的單元;按質量單元將醫療質量的基本特性包羅在質量判定之內;區分醫療質量范圍與非質量范圍,基本上將非質量范圍的因素排除在質量判斷之外;醫療質量基本特性以預定的技術標準為判斷依據;采用相應的數據化方法。
● 醫療服務質量的形成過程及其質量結構
   按照廣義的質量概念,任何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都是經過一個質量形成過程產生的。就醫療質量而言,它是醫療服務工作完成預定要求的屬性,主要包括:其一,醫療服務的時間特性:診治是否及時、療程長短、取得療效和康復效果的快慢;其二,效應特性:醫療效果如何、達到預期療效的程度;其三,安全可靠性:毒副作用大小、有無意外傷害和痛苦、有無院內感染和差錯事故。
   要取得好的醫療結果,必須依靠醫療服務過程中所有環節的質量保證,每個環節的質量各具特征。例如,檢診工作質量(如醫生問診、查體工作的質量、臨床生化等醫學檢驗質量、醫學圖像檢診質量、病理檢診質量等)、手術質量、臨床處置質量、藥劑工作和臨床藥學質量等等。
   為保證醫療服務質量,還需進一步研究質量保證的基本條件,也就是基礎質量,醫療資源結構及其管理和利用的質量?;A質量是由人員素質、技術水平、醫療設備、藥品物資等要素組合而成的醫療資源結構。
   由此得知,醫療質量結構包括終末質量、環節質量和基礎質量,也稱為三級質量結構。美國醫院管理專家Donabedian認為,“結構→過程→結果”是評價醫院醫療質量的“三部曲”。表示醫療服務的結構特征具有影響醫療服務過程的傾向,可以增高或降低各工作環節質量。同樣,醫療過程的變化,包括其質量變動,也會影響醫療結果。
醫院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出的一個質量管理的新標準。它是指“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是把各技術、人員和資源等因素綜合在一起,為達到共同的質量目標而相互配合的體系。質量管理體系包括硬件、軟件兩部分。醫院進行質量管理,首先要根據質量目標需要,準備必要條件(人員素質、醫療設備、設施等),設置相應的工作機構,確定需要開發的各項質量活動(過程)。其次,分配工作職責,制定工作方法,具體由管理職責,資源管理,產品實現,測量、分析與改進四個過程構成。其關鍵環節有:
● 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致力于滿足質量要求,可以理解為:
    醫院質量控制的目標就是確保醫院的產品質量能滿足患者、法律法規等各方面需求,如適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質量控制范圍涉及到產品質量形成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損害產品質量。因此,質量控制就是要控制“質量環”的全部環節。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相互關聯,在某些管理活動、技術活動中,質量控制既可用于監視質量形成過程,又可為質量保證提供證據。
● 質量保證
    質量保證致力于保證人們相信醫院能夠滿足質量要求,可以理解為:
質量保證是通過提供證據,側重于保證人們相信醫院能夠提供合格的質量產品,而不是指具體的產品能否滿足技術規范。質量保證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質量活動,需要確定證據的范圍、種類,提供證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等等。根據目的不同,質量保證可分為內部質量保證和外部質量保證。內部質量保證是指向醫院內部人員提供信任,使其相信醫院能夠提供合格的產品;外部質量保證是指向患者或其他人員提供信任,使其相信醫院能夠提供合格的產品。醫院的質量必須全面反映患者要求,如果質量要求不全面,即使證據再詳細,產生的信任也是有折扣的。
● 持續質量改進
    持續質量改進是指“增強滿足要求的循環活動”。質量改進是醫院長期堅持不懈的奮斗目標,持續質量改進可持續地提高醫院工作效率,提高產品質量,使患者持續地獲得由于質量改進所帶來的增值效益。質量改進是質量管理體系的精髓、核心和最具活力的因子,代表著不斷進取、改進、完善,不滿足現狀、精益求精的創新精神。 
    美國首先在醫療行業推行“持續質量改進”。美國醫療機構評鑒聯合委員會(JCAHO)也提出了持續質量改進的理念,以取代原先的質量保證。1992年,JCAHO正式將“持續質量改進”列入醫療機構評鑒。美國1996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781所醫療機構中,有正在推行質量改進活動,在尚未推行的醫療機構中,有的計劃在下一年度推行。
醫院采用國際標準經營 
    到20世紀,世界各國明顯加快了國際化進程,也開始采用統一的國際標準管理體系。
我國把采用國際標準作為發展經濟的一項重要政策。截至2002年初,我國采用國際標準的采標率達。我國政府預計用5年的時間,要將國際標準采標率提高到70%。
● 美國醫院標準化管理的發展
    1900年,美國成立了第一個官方護理協會,要求所有護理人員必須通過執照考試。1918年,美國外科醫院標準化課程產生,設定了醫院設備、工作標準等指標來評估醫療質量,協助醫院進行質量管理,為美國醫療質量管理地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1952年,美國醫療機構評鑒聯合委員會(JCAHO)成立,接手醫院評鑒工作。JCAHO強調組織結構標準化的重要性,認為所有標準化的結合都會產生高質量的醫療結果。1953年出版了第一份評鑒標準手冊。
    1965年,美國《老年健康保險法》頒布,政府成為醫療服務的最大買主。政府為監督醫療質量,規定只有經過JCAHO評定合格的,才有資格成為官方醫療保險的簽約對象。從此,接受JCAHO評鑒的醫療機構數量越來越多。1970年,因為醫療費用增加,醫院紛紛成立專業標準組織,來控制醫療成本。1972年,美國《公共衛生法》規定,醫院必須成立質量保證與醫療評估部門,控制醫療質量。JCAHO也在70年代后期將質量保證列入評鑒項目,這便是美國醫療質量保證的緣起。至80年代,質量保證已在美國醫療界普遍施行,民眾也把醫院服務質量作為選擇醫院時的參考。1987年,美國實施國家示范計劃初期,借助工業界的成功經驗,將全面質量管理引進醫療界。首先成立了非臨床流程小組,如資訊系統、出入院手續、人力調配等,重點是行政部門的改善。因為非臨床流程改善類似于工業界的質量改善,容易推動,成果也容易彰顯,所以先行實施。到1990年,示范計劃擴展至臨床工作,并成立了臨床改善小組,成員包括醫師、護士長及醫療單位主管,最后擴展到全體員工。
    1993年始,由于國家示范計劃的成功,許多美國醫院開始采用質量管理來推進醫院工作。醫療質量從早期質量控制,追求零缺失,到質量保證的發展,找出醫院潛在問題,解決問題,并設計建立一套良好的患者服務作業系統,把錯誤轉換成經驗,以避免再次犯錯,再至最新的持續質量改進,管理的層面越來越寬,以達到患者滿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目的。目前,美國醫療機構評審聯合會國際部(JCI)制定的《醫院評審標準》是一個公開體系,醫院可以自行按照標準進行醫療服務質量管理和模擬評價,也可以尋求專業認證機構給予技術支持并獲得它們的認證。
● 我國醫院標準化管理的發展
    1982年初,沈陽軍區率先在軍隊醫院實行標準化管理,軍區所屬40多所醫院和衛生單位普遍實行《標準化管理方法》,包括《醫院合格標準》和《醫院各級各類人員稱職標準》。《方法》從軍隊醫院的實際出發,以總部頒發的規章制度為依據,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將標準化滲透到醫院的各個領域,貫穿于工作全程,從而達到提高個人素質和單位整體效能,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的目的。經過實踐應用和不斷改進,本方法取得了豐碩成果。1989年,衛生部制定了《綜合醫院分級管理辦法》,一種標準計分評審法,分層次地對醫院進行標準化管理,標志著我國醫院管理標準化的重大進步?!掇k法》以三級醫療為體系,根據醫院的不同功能、技術結構以及管理水平和質量狀況,把醫院分成三級十等。醫院分級管理標準由三個部分組成,即基本標準、分等標準和判定標準。
     我國醫院的分級管理與評審較好地達到了提高醫院綜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動員社會力量,增加對一級醫院投入的預期目的。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個別不適的政策導向成為了醫院降低醫療服務成本的借口。國家衛生部在1998年暫停了第一周期的評審工作。自1997年以來,有些醫院開始考慮:醫院已經評上了等級,今后再怎樣發展?醫院對評審體系已經很了解了,容易使醫院產生惰性,還需要尋找什么樣的管理突破點?為此,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大慶油田總醫院、上海仁濟醫院、解放軍總醫院、山東淄博萬杰醫院、鳳凰醫院集團所屬醫院、廣州祈福醫院等300多家醫院率先在國內引進或通過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美國醫院評審標準(JCI)認證等,為醫院的質量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久久免费高清视频视频,欧美福利一区二区,美女黄的视频全免费一区二区,欧美三级中文字幕视频
日韩欧美无限制视频一区 | 中文字幕不卡乱偷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不卡 | 久久系列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乱码免费 | 一区二区性生活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