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等五部委2月23日聯合發布《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根據指導意見,上海等16個城市作為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地區,率先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
“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提高公立醫院運行效率,努力讓群眾看好病。”指導意見開篇即為這次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定下了基調。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余暉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指導意見比預期要好得多,可以看出相關部門在政策出臺前經過了激烈博弈,意見對2009年公布的醫改方案進行了細化,特別強調了對非公立醫院的準入管理,允許商業保險機構參與公立醫院轉制重組等,這在以前從來沒有看到。
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非公立醫院在醫保定點、科研立項、職稱評定、繼續教育等方面,與公立醫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務準入、監督管理等方面一視同仁。
此次確定的16個國家試點城市分別是:遼寧鞍山、上海、江蘇鎮江、福建廈門、山東濰坊、廣東深圳、黑龍江七臺河、安徽蕪湖和馬鞍山、河南洛陽、湖北鄂州、湖南株洲、貴州遵義、云南昆明、陜西寶雞、青海西寧。
“從試點選擇來看,東、中、西部不同規模的城市都有,面鋪的比較開,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客觀狀況。”余暉說。
指導意見明確,公立醫院要逐步取消藥品加成,將公立醫院經濟補償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種。同時加大政府投入,保障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和政策性虧損補貼等,以此減少醫院營利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