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地方,按照現行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基本藥物的中標價格高于基層醫療機構現行零售價。”醫藥營銷專家耿鴻武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透露說。
他透露的情況與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朱恒鵬調研的結果相一致。今年1—3月份,朱恒鵬在浙江、福建、北京、湖南和湖北等地進行實地調研,結果讓他吃驚:“在各省份今年實施的基本藥物省級集中招標采購中,相當部分基本藥物中標價格,明顯高于當地各衛生院的實際采購價格”。
警惕基本藥物招標再度異化
新醫改為了解決看病貴的問題,把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作為新醫改的五項重要內容之一。2009年8月18日國家發改委、衛生部等9部委發布了《關于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這標志著我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正式實施。
衛生部藥物政策與基本藥物制度司司長鄭宏表示:“隨著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基本藥物實行集中采購、統一配送,減少中間環節,實行零差價銷售,將使老百姓用藥負擔過重的問題得到解決。”
但朱恒鵬調研發現:基本藥物零差價制度,不但很難實現降低藥品價格的政策意圖,還會扭曲基層醫療機構的藥品購銷行為,使盛行于二三級醫院的商業賄賂行為,蔓延到基層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招標導致原來在基層醫療機構的藥價形成機制失靈。”耿鴻武說。推行基本藥物制度之前,15%順加作價并不約束衛生院,他們可以自主確定零售價格,只要不超過國家最高零售價即可。這樣,采購價越低,利潤也就越多。同時,由于衛生院面臨著零售藥店和診所的競爭,其零售價格也不可能高出競爭對手太多。
按基本藥物政策要求,基層醫療機構也納入政府集中招標采購范圍內,要求衛生院和二三級醫院按照統一的政府招標價采購藥品。但在補償制度未解決之前,二三級醫院15%順加作價仍然存在,因此這一平臺上的藥品中標價,遠高于基層醫療機構的藥品價格。
朱恒鵬認為,在這一制度下,藥企不會按照此前衛生院的采購價參與競標。如果藥企以此前衛生院的實際采購價中標,則意味著全國所有省份中標價都要大致維持這一水平。這些藥品就很難再進入二三級醫院,因為低價格使藥企沒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向醫院提供返點和回扣。
當衛生院被納入政府集中招標采購體制并被要求零加價賣藥后,衛生院完全有能力通過返點和回扣的方式私下謀利。
基本藥物招標的出路
“基本藥物集中采購,不要搭現行醫療機構集中招標的那班車,那班車已經出了很多問題。”中國人民大學醫藥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憲法直言不諱。
衛生部規劃財務司副司長王玉洵表示,基本藥物采購應該從原來的藥品招標中分離出來,按照基本藥物采購辦法來采購,非基本藥物按照現行藥物招標采購辦法進行采購。“現行藥品集中采購要求縣級及縣級以上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參加,而基本藥物制度現在要求先從基層開始試點。”
對于基本藥物招標從現行的藥品招標中分離出來,李憲法表示贊同。他認為,“基本藥物招標采購早就形成了國際標準,世界衛生組織對此進行了很多研究,推薦了很多成熟的機制,這些中國都可以借鑒。”
在李憲法看來,被異化的招標有可能在基本藥物集中采購中回歸。“新一輪的醫改應當汲取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教訓,將改革的重點放到轉換公立醫院采購供應模式,建立規范化、集約化的公立醫院采購供應運行機制上。”
目前,上海閔行區實行的網上集中采購模式讓他看到了希望。閔行區在上海市公布的中標成交醫藥品種目錄范圍內,集中進行成交確認,實行“一藥一品一規一配送”。公立醫療機構直接與供應商達成買賣合同,并向供應商提供單一來源承諾(保證向已中標的供應商采購),供應商無須在公立醫療機構進行二次促銷。
同時,對醫療機構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以財政專戶方式建立結算準備金制度;對全區醫療機構的藥品差價收入進行二次分配,改變醫療機構的藥品收支運行機制。
李憲法認為,閔行模式走出了一條以網上藥品集中采購為主要實現方式的醫、藥分開之路,也許能為基本藥物集中采購探出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