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消息 近日,HIMSS (美國醫療衛生信息與管理協會)AsiaPac10亞太區博覽會在北京召開,中華醫藥信息大會也同期舉行。這是一年一度被業界廣泛認可并且影響深遠的兩大會議,由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中國醫院協會聯合主辦。來自全球的醫藥信息化從業者共同探討了醫療衛生及其信息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未來市場的挑戰與趨勢,諸多跨國公司如IBM、SAP、微軟、戴爾以及銳珂、飛利浦、GE等醫療器械公司紛紛亮相。這兩個大會為醫療信息行業及業務運營商提供了展示和學習信息化建設最新技術、創新解決方案以及實踐經驗的機會。
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步入加速期
衛生部副部長尹力出席了此次大會。他表示,近年來中國衛生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近3年來,全國有近一半的三級醫院信息化建設投入超過100萬人民幣”。尹力強調,中國醫改方案把衛生信息化建設作為八大重點之一,強調以推進公共衛生、醫療、醫保、醫藥、財務監管的信息化建設為著力點,整合資源,加強信息標準化和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建設。記者了解到,衛生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和“中國衛生信息化建設重大專項”,總體思路是強調整體和基層的衛生信息化建設。
HIMSS總裁Stephen Lieber認為,中國政府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醫療系統改革,但是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政府和相關機構正在努力鼓勵大家使用IT技術以及相關臨床信息技術系統,尤其在醫院、社區以及公共醫療領域開展信息共享極其重要。
衛生部的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全國90%以上的縣及縣以上醫院建立了以掛號收費、藥品器材、醫療管理為主要內容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1/3以上醫院建立了以病人為中心、以電子病例為主體的管理信息系統,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患者就醫。據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調查,在三級醫院中,應用化驗收費系統、藥物管理系統和掛號系統的比例分別達到了93%、91%和84%,應用住院工作站系統和醫院工作站系統的比例分別達到80%和63%。
尹力表示,目前中國醫療衛生信息化的障礙在于,業務系統間、地區間、醫療服務間信息化建設還不到位,社會保障信息與醫院信息還沒有實現互通,醫藥服務、衛生管理方面還存在著較為嚴重的信息誤導。尤其是近年來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各單位信息化工作水平不同,容易加重系統間、醫療機構之間信息誤導現象,“這些問題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會阻礙衛生信息化建設健康發展”。據悉,針對上述問題,衛生部已經研究制定了居民健康檔案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醫院電子病例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等一系列衛生信息標準規程和管理辦法。這些工作為醫療機構、衛生管理人員之間實現衛生信息資源共享奠定了技術基礎。
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需解決標準化問題
今年年初,HIMSS曾調查了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和德國中小型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各國醫院數據中心在設計上普遍存在難以有效擴展的問題,在未來難以支持臨床信息不斷增長和迅速變化的需求,而中國同等規模的醫院中,服務器使用數量最少,更新周期長達5年以上。據業內專家介紹,我國醫院擁有服務器平均數量為每家4臺,而在美國,同等規模醫院擁有服務器數量平均為每家75臺,在英國為81臺。
國內醫院普遍反映,數據缺乏標準化以及服務器擴展和管理將成為滿足未來臨床需求的最大障礙。我國計劃在未來3年改造31000所縣和鄉鎮級醫院,以提高農村居民的醫療覆蓋率,而數據中心缺乏標準化將使醫院和區域信息化中心之間的信息共享難以實現。國產廠商深圳天健科技集團曾先后參與了北京數字化老年疾病防控體系、河北省衛生廳數據中心建設、重慶沙坪壩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等各種模式的區域項目建設。該公司負責人認為,現在國內三級醫院的信息化應用并不落后,但基層醫療亟待解決分散式系統建設模式造成的重復投資大、多點成本維護高、建設周期長以及信息共享的準確性、可靠性低等一系列問題。
基于中國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現狀,SAP中國區總裁蕭潔云認為,除了診療流程,醫院還必須改進從預算到執行的財務管理,并實現對外包服務、招投標等工作的統一管理。IBM中國區政府與公眾事業四部總經理劉洪提出,為分布廣泛且IT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的區域醫療機構搭建信息共享平臺時,云架構解決方案較傳統的信息化方案在成本、管理等多個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將成為未來的主流應用架構。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包羅教授表示,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應該基于醫院電子病例,而醫院信息化建設應該是基于統一標準上的系統集成,但其實現需要一定的過程。他建議,參考美國的路徑和方式,制定統一標準,用標準來認證市場和產品,終端醫院只有買了通過認證的標準,才能得到政府的補貼。
隨著國家推行基層衛生服務項目建設的深入,政府提出了對全民免費提供以居民健康檔案為核心的9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基本要求。這對地區衛生局及社區衛生中心現有的IT系統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挑戰永遠和機遇并存。”李包羅認為,未來我國醫療衛生信息化市場潛力巨大,如何尋找成本與技術之間的平衡,將是眾多國內外廠商競爭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