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為加大醫院分配制度改革力度,進一步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根據衛生局關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文件精神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我院績效工資分配方案。
一、指導思想
醫院經濟管理堅持分配制度改革在推行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堅持績效優先、兼顧公平,實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體現向第一線和特殊崗位適度傾斜,努力激發全體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醫院的內部活力,提高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塑造以質量為核心,以績效規范管理的運行機制,切實促進醫院全面建設和可持續快速發展。
二、基本思路
1、積極推行成本核算;
2、以科室為基本核算單元;
3、質量考核和管理目標考核與科室績效掛鉤;
4、保基獎績,人事部門規定的職工工資作為檔案工資保留。
5、工資劃分為三部分:
1) 基本工資----即完成當月考勤考核,每月按時發放檔案工資的60%。
2) 績效工資----即完成當月的工作量化考核指標,每月按時發放檔案工資的30%。由科室自行制定分配方案,上報院長同意后,進行2次分配。
2 個人技術績效:具有高技術、高風險、高強度、責任重的項目,按其實現的綜合效益按比例計入個人績效部分。
2 科室效益績效: 以科室為核算單位,通過經濟效益核算結果,結合工作質量,按比例計入科室的部分,即獎金。
3)貢獻補貼工資----即較好的完成當月考勤考核、工作量化考核的同時,在實際工作中對醫院發展有特別貢獻、上級及本院安排的臨時性工作完成出色。每月發放檔案工資的10%及以上部分。
三、科室績效分配原則
1、科室應按照各自的工作特點和性質,參考個人工作量、創造的效益因素,本著向高技術、高風險、高強度、責任重的崗位傾斜的原則,進行獎金的二次分配。
2、績效工資二次分配的范圍:每人工資的30%作為獎金,由科主任、護士長制定二次分配方案,進行二次分配,不得進行平均分配,方案上報院長,同意后方可發放。
3、科室主任、護士長每月補助30元主任津貼,由醫院支付。
四、醫院核算單位
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放射科、檢驗科、B超、心電、藥劑科、護理部、公共衛生科、院辦、后勤等科室。
第二章、個人技術績效核算辦法
一、門診個人績效計算辦法
1、門診醫生個人績效,按照門診診療人數(以掛號票為準)每人次提0.5元計算到醫生個人。
2、門診醫生介紹一例住院病人,獎勵10元。
3、本院職工、鄉村醫生介紹一例外鄉鎮病人內科病人每例獎勵30元,外科手術病人每例獎勵50元。
4、完成工作量*有關控制考核指標系數
有關控制指標:包括臨床科室質量考核指標、行政管理綜合考核指標
二、住院部個人績效計算辦法
1、按照首診醫師原則,每接收一例住院病人、按規定完成合格病歷,按15元/例計算到收治醫生個人,(不包含觀察病人),由醫院支出。不合格病例每例扣罰15元。
2、按科室每月實際完成的工作量化指標考核結果核算。
科室效益績效核算辦法
科室效益績效=完成的工作量*有關控制指標系數
有關控制指標:包括臨床科室質量考核指標、行政管理綜合考核指標
績效工資發放辦法:
按照人員承擔的風險不同,績效工資實行科室二次分配;每月將二次分配方案報院長,批準后方可發放。
3、護理部按統計當日工作量,每完成一例病人治療,獎勵1元。具體分配方案護理部自行制定,上報院長,批準后方可發放。
三、醫技科室核算辦法
工作量:每月全部實現的工作量。
1、藥劑科績效工資核算辦法
計算辦法:
績效工資=完成的工作量*有關控制考核指標系數
有關控制指標:包括臨床科室質量考核指標、行政管理綜合考核指標
2、收費處績效工資核算辦法
收費處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計算到人。
計算辦法為:
績效工資=完成的工作量*有關考核指標系數
有關控制指標:包括臨床科室質量考核指標、行政管理綜合考核指標
3、檢驗科、放射科、B超、心電科績效工資核算辦法
計算辦法為:
績效工資=完成的工作量*有關考核指標系數
有關控制指標:包括臨床科室質量考核指標、行政管理綜合考核指標
四、行政后勤及其他科室績效獎金核算辦法
醫院平均獎=臨床、醫技、藥劑科績效工資總數/臨床、醫技劑科人數
院長獎金=院平均獎*1.2
行政后勤科室及其他科室=院平均獎*1.0
行政后勤科室包括:院辦、醫保、合療科、財務科(不含收款處、掛號室)。
績效工資=醫院平均獎金*綜合考核指標系數
五、公共衛生科績效工資核算辦法
計算辦法為:
績效工資分為3個檔次:
1、綜合考核不合格,發放30%工資。
2、綜合考核合格,發放40%工資。
3、綜合考核優秀,發放40%工資+單項考核在全縣鄉鎮衛生院前2名獎勵100元
綜合考核:包括質量考核指標、行政管理綜合考核指標
第三章 臨床醫技科室質量考核體系
2 醫療質量
2 護理質量
2 門診工作
2 醫院感染
2 醫德醫風
2 臨時性工作
四 第四章 行政后勤科室質量考核體系
2 臨床科室主任、護士長對行政后勤科室測評得分。
2 院級領導對行政后勤科室測評得分;
2 各行政后勤科室量化指標測評得分;
行政后勤科室績效工資將根據以上內容,進行綜合考核,計算最終績效工資。
第五章 扣發、停發績效工資的規定
一、遇有重大事件(如:急、危、重病人的搶救,新開展的手術及治療項目,由于某種原因可能導致出現的突發性事件等)不及時逐級向科室、有關管理科室、分管院長直到院長報告,造成不良后果者,對直接責任科室扣罰一個月績效工資,對責任人視情節按有關規定另行處罰。
二、醫院實行院長帶班領導下的總值班負責制,凡總值班人員無故空崗、缺崗者,發現一次扣罰當事人一個月績效工資。
三、凡經舉報查實,科室、個人出現向外私自轉診病人、未經醫院批準私自借給其它醫院儀器設備手術器械,或在院外從事各種醫療經營活動者,對責任人扣發一個月績效工資,視情節也可給予下崗待業的處理。
四、醫院除財務科及所屬收款處收取現金外,其他科室和個人均不得私自收取現金。違者,經舉報查實后,給當事人按收取現金數額的10倍罰款。
五、以醫謀私或以各種借口私自漏收、免收、少收各種輔助檢查費(如: X光診斷、化驗、B超、心電、其他檢查費等)經舉報查實后,扣責任人一個月績效工資。
六、對破壞醫院榮譽,造成不良后果,或受各種黨內、行政記過以上處分者,扣罰當事人一個月績效工資。
七、科室或個人責任心不強,造成固定資產、醫療器械丟失或被竊者,因違反操作規程造成醫療器械損壞,由所在科室或責任人按價值的2倍賠償。
八、未經批準使用大功率電器等,除沒收違章電器外,扣一個月績效工資。
第六章 附則
一、根據以上核算和分配方法,計算出各科室、醫生個人績效應發數,再根據質量考核成績確定實發數,每月兌現一次。對突出貢獻者再行獎勵(具體辦法根據實績院委會另行制定)。
二、凡是因材料、器材等非固定成本請領過多造成收不抵支時,成本經申請批準后可以延續到以后分期扣除。
三、科室材料等支出必須與收入相互配比,不得人為多領或少領材料,造成結余過高或過低;如果出現人為因素而造成不配比的,醫院將根據成本率計算當月成本,并對科室或責任人作出一定的經濟處罰;
四、科室如果收入季節性較強或月收入變動較大者,可以進行季度通算調整。
五、進修人員工資由醫院承擔;
六、病假、事假、產假、探親假、工休假、婚假不享受績效獎金。
七、為保證各項數字的準確及時,各有關科室如:所有科室必須于每月22日前將分類統計數據上報財務科。
八、每月22日前各臨床及醫技科室必須把所有收支票據上交財務科。逾期票據、無標明日期票據不計入科室收入。
九、經院委會研究批準在本院工作的臨時工,其績效獎金由科室發放。
十、非本人正常工作日加班每人記加班一次;不另計績效工資。
十一、本方案經院委會研究,提交職代會表決通過,自2008年12月15日執行;凡與本方案有抵觸的均以本方案為準。
十二、本方案執行過程中,需完善調整及未盡事宜,由院委會研究,院長批準后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