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院概況
實施績效考核前,我院薪酬發放還沿襲老國企“吃大鍋飯”的平均分配方法,許多員工都抱著是“能少干決不多干,能休息決不加班”的工作態度,使醫院經常出現服務投訴、推諉病人、醫療糾紛現象,醫院僅靠集團公司的內部職工醫療保險、集團公司補貼來維持生計,每年集團公司內部職工醫療費占醫院業務收入的80%,而全費收入只占醫院業務收入的20%。并且在業務收入中藥品收入就高達60%。隨著醫院與集團公司主輔分離工作的進行,醫院發展前景不容樂觀。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迫在眉睫。
為解決醫院現階段存在的無考核、無激勵、職工無干勁的狀況,醫院領導層決定大力開展績效考核工作,為此,我院專門成立了由主管院長直接領導、臨床科室主任定期參與、專業經濟人員直接負責的經濟核算辦公室,專門負責醫院的績效考核工作。
二、績效考核工作
我院績效考核涉及到醫院各個科室的各個崗位,主要包括臨床科室、醫技科室、輔助科室、機關科室。
(一)臨床科室
臨床科室指直接從事診療服務并能為醫院帶來直接收入的科室,包括門診科室、病區科室。主要從醫療服務質量、工作量、病人滿意度調查、醫藥收入比例、成本控制、收益情況、新項目開展、手術臺次等8個方面進行。每月1日由經濟核算員將上月科室收入和成本統計出來,計算出各科收益情況。
1.收益為正數的科室。績效工資=科室總收益×(1-(醫院管理支出+醫院留存基金)÷醫院總收益)×科室質量系數×科室工作量系數×科室服務系數+(科室收入增長率-科室成本增長率)×科室基本工資總額+藥品比例降低率×科室基本工資總額+開展新項目獎勵額。
其中:醫院管理支出指為維持醫院正常運轉所支付的無法分攤到各科室的費用,比如:醫院網絡使用費、保安服務費、宣傳費、公務費、管理人員支出等。醫院留存基金是指醫院按財務制度規定計提的修購基金、職工福利基金、職工獎勵基金、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及事業基金。
醫院總收益指醫院當月的總收入減去總支出。科室質量系數分別由診斷符合率、治愈率、病歷合格率、護理差錯率組成。工作量系數分別由收治病人數、管床日數和手術臺次組成。
服務系數由院工會根據病人滿意度調查確定。科室基本工資總額指醫院為保障員工的基本生活水平而發放的工資。新項目獎是根據新項目開展進度從職工獎勵基金中列支的數額。
個人績效工資=本月科室績效工資×個人質量系數×個人工作量系數×個人服務系數。在個人績效工資的計算公式中,個人質量系數指個人的診斷符合率、治愈率、病歷合格率、護理差錯率。個人工作量系數指個人的收治病人數、管床日數和手術臺次。個人服務系數由院工會根據病人滿意度調查確定。
2.收益為負數的科室。本月績效工資=(科室收入增長率-科室成本增長率)×科室基本工資總額×科室質量系數×工作量系數×服務系數+藥品比例降低率×科室基本工資總額+開展新項目獎勵額。個人績效工資=本月科室績效工資×個人質量系數×個人工作量系數×個人服務系數,公式中各項目內容同收益為正數的科室。
對臨床科室的考核,綜合考慮了醫院現存的各種情況,即考慮醫院收益情況,又考慮醫療質量、服務質量、成本控制和藥品比例,同時又大大激發了職工開展新項目的熱情和動力。
(二)醫技科室
醫技科室主要包括各種檢查科室,比如醫院影像科、化驗室、心電圖室、腦電圖室等。
針對醫技科室的特點,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辦法,主要從醫療服務質量、工作量、病人滿意度調查、成本控制、收益情況、固定資產利用率、固定資產創益率、設備修復率等8個方面進行。由于我院大部分專業設備都集中在醫技科室,對醫技科室進行成本考核時不考慮固定資產折舊因素。收入=門診檢查收入+病區檢查收入×80%。成本=人員經費+設備維護費+辦公費+門診檢查業務成本+病區檢查業務成本×80%。績效工資=科室總收益×(1-(醫院管理支出+醫院留存基金)÷醫院總收益)×科室質量系數×科室工作量系數×科室服務系數×設備修復率×固定資產創益率+(科室收入增長率-科室成本增長率)×科室基本工資總額+科室基本工資總額×固定資產利用率。個人績效工資=本月科室績效工資×個人質量系數×個人工作量系數×個人服務系數。
其中:醫院管理支出、醫院留存基金、科室基本工資總額等指標所包含的內容與臨床科室相同;科室質量系數由醫務部根據醫技檢查質量確定;科室工作量系數由信息科根據當月檢查人次占三年平均檢查人次的比例確定;服務系數由院工會根據病人滿意度調查和臨床科室滿意度調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