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醫療機構分類管理實施細則
提供者:配置組
發布時間:2010/06/20 12:00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關于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根據衛生部、北京市城鎮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的實施意見的有關規定,結合北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訂本細則。
   第二條 通過對醫療機構的分類管理,達到深化醫療機構改革,促進公平、有序競爭,以宏觀調控醫療機構的發展方向,提高衛生事業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最終實現以比較低廉的費用提供比較優質的醫療服務的總目標。
   第三條 本細則所稱的醫療機構是指符合國務院《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經登記注冊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
   第四條 北京行政區域內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包括軍隊、武警部隊向地方開放的醫療機構),適用本細則。
   第五條 市和區縣衛生行政部門負責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的核定和監督管理工作。各級工商、稅務、財政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的有關工作。
  
   第二章 醫療機構分類的界定
  
   第六條 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指為社會公眾利益服務而設立和運營的醫療機構,不以營利為目的,其收入用于彌補醫療服務成本,實際運營中的結余只能用于自身的發展,如改善醫療條件、引進技術、開展新的醫療服務項目等,不能用于投資者的回報。
   第七條 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又可分為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和不享受政府補助的其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主要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并完成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也可提供少量的非基本醫療服務。必須執行政府規定的醫療服務指導價格和財政部頒布的《醫院財務制度》、《醫院會計制度》,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享受同級政府財政的定項補助為主;街道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組織、鄉(鎮)衛生院享受同級政府的定額補助。
   其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主要是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也可提供少量非基本醫療服務,但不享受政府補助。
   第八條 營利性醫療機構是指醫療服務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資者回報的醫療機構。營利性醫療機構根據市場需求自主確定服務項目并報衛生行政部門核準,參照執行企業財務、會計制度和有關政策;醫療機構依法自主經營,醫療服務價格放開,實行市場調節價格,根據服務成本和市場供求情況自主制定價格。
  第九條 當發生重大災害、事故、疫情等特殊情況時,非營利性和營利性醫療機構都有
  義務執行政府下達的指令性任務。
  
   第三章 醫療機構分類的核定
  
   第十條 現有政府舉辦的,承擔基本醫療服務并代表區域性或國家水平的醫療機構,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醫療需求,經同級政府應繼續核定為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但也可選擇核定為政府不予補助的其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或者通過國有資產退出以及股份制 改造等轉為營利性醫療機構。
   第十一條 社會捐資興辦的醫療機構一般定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第十二條 經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設置的城鎮社區衛生組織,核定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第十三條 農村鄉(鎮)衛生院、衛生所和區縣衛生行政部門批準設置的村衛生室,一般定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農村衛生室不得一村多室。
   第十四條 機關、學校、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和企業單位設立的為本單位職工服務的醫療機構,核定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對社會開放的,經其自愿選擇申請, 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分類界定的規定,核定為非營利性或營利性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個體診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一般定為營利性醫療機構。
   第十六條 國有或集體資產與醫療機構職工集資合辦的醫療機構(包括聯合診所),政府鼓勵其進行股份制改造,改造后定為營利性醫療機構。但如要求變更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并經衛生行政部門核定同意的,原集資人不許或變相分紅得利。
   第十七條 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不得投資與其他組織合資設立非獨立法人資格的營利性的“科室”、“病區”、“項目”。 已投資與其他組織合資合作舉辦營利性的“科室”、“病區”、“項目”的,或異地設置不具獨立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應停辦或經衛生行政和財政等部門批準轉為獨立法人單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之間單純技術性合作項目,不納入經營性質的核定范圍。
   第十八條 醫療機構異地設置的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 由所屬的醫療機構統一申報其性質。
   第十九條 鼓勵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以外的各類醫療機構轉為營利性醫療機構。
   第二十條 從政府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中分離出來的營利性醫療機構,或變更為營利性醫療機構的,需按“事業單位非經營性資產轉經營性資產管理實施辦法”辦理后,方可辦理醫療機構性質變更。
  
   第四章 醫療機構分類的核定程序
  
   第二十一條 醫療機構申請核定經營性質的,按以下規定辦理:
   (一)下列醫療機構,由所在的區縣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核定后,報市衛生行政部門(市衛生局、市中醫管理局)備案。
   1.床位不滿100張的綜合醫院;
   2.區縣衛生行政部門核準的??漆t院、療養院、康復醫院、婦幼保健機構、專科疾病防治所;
   3.社區衛生服務組織、門診部、診所、衛生所、醫務室、護理站;
   4.鄉鎮衛生院;
   5.村衛生所;
   6.區縣衛生行政部門批準設立的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院、醫療按摩醫院。
   (二)下列醫療機構由市衛生局核定:
   1.床位在100張以上的綜合醫院;
   2.市衛生局核準的專科醫院、療養院、康復醫院、婦幼保健院、??萍膊》乐嗡?;
   3.戒毒機構,急救中心,臨床檢驗中心,采血供血機構(中心血站、中心血庫、采血漿站);
   4.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
   5.對社會開放的部隊(包括武警部隊)醫療機構。
   (三)下列醫療機構由市中醫管理局核定:
   床位在100張以上的中醫醫院,中西結合醫院,民族醫院。
   第二十二條 醫療機構申請核定性質的應當提交如下材料:
   1.醫療機構分類登記審批表;
   2.醫療機構設置部門的文件;
   3.《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正本及副本原件;
   4.有關財務報表;
   5.與外單位(含外資)有合資、合股等合作項目的醫療機構需提交合作項目協議書原件及材料(含合作項目名稱、合作范圍、合作方式、提交投資來源及份額、收益分配、合作時限等)。
   第二十三條 擬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單位,除需提交設置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選址報告及建筑設計平面圖以外,還應提交:
   1.醫療機構分類性質申請書;
   2.醫療機構投資部門的文件;
   3.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文件。
   第二十四條 營利性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性質確定后,要求改變其性質的,按醫療機構變更科目辦理。由醫療機構向其核發執業許可證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改變醫療機構性質的申請,并經衛生行政部門同意后,在執業許可證上予以變更。在辦理變更手續時,應提交如下材料:
   1. 核發其執業許可證的衛生行政部門“關于醫療機構性質變更批準書”(如涉及財政部門,需有同級財政部門的意見);
   2. 醫療機構申請變更登記注冊書;
   3. 《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正本及副本原件;
   4. 有關財務報表;
   5. 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五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醫療機構分類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答復結論。但下列情況不計入工作期限:
   1. 未按本細則第二十二條、二十三條、二十四條規定辦理的;
   2. 醫療機構的有關申報材料不符合要求的;
   3. 需到財政、工商、稅務部門辦理手續的時間。
   第二十六條 營利性醫療機構或由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變更為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抄送同級工商、稅務部門并按規定辦理有關手續后,由衛生行政部門簽發執業許可證方可執業;涉及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抄送同級財政部門;由營利性醫療機構變更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報同級工商、稅務部門備案。
   第二十七條 獲得衛生行政部門核定為營利性醫療機構,應按照規定到同級工商、稅務等有關部門申請相關登記手續。
  
   第五章 醫療機構分類監督管理
  
   第二十八條 醫療機構進行執業登記及校驗時,應審核醫療機構的性質,并提交如下材料:
   1.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五條規定的材料;
   2. 營利性醫療機構交稅情況;
   3. 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收入結余分配情況,及執業過程中醫療服務價格執行情況。
   第二十九條 醫療機構經營性質的校驗時間,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五條規定辦理;部隊(包括武警部隊)對社會開放的醫療機構經營性質的校驗為三年。
   第三十條 醫療機構應按規定交納醫療機構登記注冊、校驗、變更、評審和管理費。具體收費由市物價、財政等部門會同衛生行政部門另行制定。
   第三十一條 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按國家規定價格經營獲得的醫療服務和衛生服務收入,與取得的其它收入應當分別核算,由主管衛生行政部門確認,經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后,免征各項稅收;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從事非醫療服務(包括非基本醫療服務)獲得收入應按規定征收各項稅收;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將取得的非醫療服務收入,直接用于改善醫療服務條件的,經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核準批準后可免其應交所得稅額。
   第三十二條 營利性醫療機構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醫療機構衛生條件的部分,經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后,自取得執業登記之日起,三年內免征營業稅。
   第三十三條 加強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國有資產的監督。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國有資產未經衛生行政部門和財政部門同意,不得自行處置、轉移、出租或變更用途。
   第三十四條 從營利性醫療機構中退出的國有資產和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解散后的國有資產,經衛生行政部門商財政部門后可繼續用于發展衛生事業。
   第三十五條 改革醫療機構管理體制,打破行政隸屬關系和所有制界限,實行衛生工作全行業管理。市、區、縣衛生行政部門是政府依法管理衛生工作的職能部門,按照轉變職能、政事分開的原則,在實施醫療機構分類管理過程中,努力探索并建立責權明晰、有生機的醫療機構管理體制,如實行醫院管理委員會、理事會、董事會等管理形式,使其真正成為自主管理的法人主體。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理。
   第三十七條 違反財政、稅收、物價、工商管理有關規定的,由相應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八條 本細則由市衛生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九條 本細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1年4月
久久免费高清视频视频,欧美福利一区二区,美女黄的视频全免费一区二区,欧美三级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线影院 | 中文字幕熟女乱码 |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最新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 | 中国国产一级精品片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