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醫院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提供者:配置組
發布時間:2010/06/22 12:00
腫瘤放化療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一、   進修學習期一年,首先熟悉所經管的每一位病人
二、   有相對固定的主治醫師指導工作
三、   科內有系統安排講課
1、  化療藥物的分類作用、機制及反應
2、  各系統常見腫瘤的藥物治療新進展
3、  放射治療腫瘤的臨床應用
4、  腫瘤病人白細胞減少及感染的處理
5、  參加院內業務學習
四、   熟悉掌握胸腹腔穿刺引流術,體表腫塊的穿刺、骨穿等。熟悉介入治療的操作全過程。
五、   一年進修期間將安排1—2個月在放療室工作學習。
六、   一年進修學習結束,必須進行業務知識考核。
七、   一年進修結束,應有至少一篇綜述文章或臨床病例治療的分析性文章。
 
 
 
神經內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1、  在本院進修期間,進修醫生應遵守本院、本科的規章制度,認真學習、積極工作,從而熟悉和掌握神經科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掌握臨床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處理原則,并對新的發展動態有初步了解,一年進修結束后,能基本獨立承擔神經專科醫生的工作,勝任自己單位的醫療工作。
2、  進修醫生工作時間安排為:門診1個月,分院2個月,急診3個月(可分開安排),病房6個月。每天工作時間與本院醫生相同,并進行考勤。逢節假日值班可調休或給予加班費。如欲請假須出具證明,1—2天由科主任批準,3天以上須至醫務處辦理準假手續,否則作曠工處理,并通知本人單位。
3、  進修醫生一年工作中應參加本科全部的進修班理論講課及中華醫學會舉辦的有關活動,從而對新的神經科發展動態有所了解,但值班時間不得離開崗位。
4、  進修期間,由本科根據情況,適當安排輪流去腦電圖室進修,但必須聽從科室安排。
5、  進修醫生擔任床位醫生工作,須對分管病人的病情有清楚的了解,每天查房時,能向上級醫生作出匯報,并對治療方案提出自己的看法。須認真繕寫入院錄、首次病程錄、主治和主任查房意見,以及病程記錄,并對同學繕寫的病史、病程錄及出院小結進行指導和修改。
6、  必須遵守值班制度,不得擅自離崗、脫崗,暫時離開須向上級醫師請示。
7、  進修醫師每三個月進行考核一次,按時完整填寫“進修醫師考核表”,病房工作三個月以上者,須進行神經系統體格檢查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將予以記錄在案,一年進修結束時,須進行理論考試,考核合格者予以頒發結業證書。
8、  歡迎進修醫生進修期間繕寫論文和綜述,但論文僅限于個案報導,且須注明本院名稱。本科將對進修醫生的上述工作進行輔導。
9、  如進修期間,屢次違反本院、本科規章制度、屢教不改者,將向原單位反映,嚴重者將退回原單位。表現優異者,則由本科向院方,及原單位反映,并適當獎勵。
10、            在我院進修期間必須遵守醫務人員的道德規范,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如有違反醫療道德,發生醫療事故、嚴重差錯,或收受“紅包”和醫藥回扣等情況者,將依據情節輕重,予以嚴肅處理,并中止進修。
 
 
 
 
 
普外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一、   入科教育
1、  進行重要醫療法規的宣傳教育,包括《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相關細則、《病歷書寫規范》等。務求使進修醫師能徹底理解相關法規,做到依法行醫,加強自我保護。
2、  宣講上海市和瑞金醫院普外科診療常規,培養進修醫師嚴格按照常規辦事的概念。
3、  公示醫院有關規章制度,包括進修醫師管理制度和作息制度等。
二、   考勤管理
1、  門診、SICU規定每個進修醫師均需輪轉,以加強對一般性疾病診斷,及重癥疾病處理的基本概念。
2、  其他病區輪轉原則上尊重進修醫師個人意愿,相對集中于特別感興趣,或本次進修的主修專科。某一專科報名人數過多時,由外科統一調配。
3、  進修醫師依照本院住院醫師參加床位管理和值班,但不享有處方權,所開醫囑需經上級醫師同意。
4、  由各病區住院總負責考勤,原則上不允許中途回原單位或家鄉。特殊情況確有需要者,需向醫務處、外科和病區遞交書面申請,并附有關證明文件之原件備案,經同意后方可準假,并應在規定時間內返回。
三、   業務學習
1、  每周三或周四下午,舉辦由高年資醫師主講的進修醫師講座。內容包括各主要疾病的診療方案和最新進展。
2、  每周六上午9時起,由各病區高年資主任醫師帶領教學查房。
3、  每周六上午10時起,由科內組織新知介紹,死亡及疑難病例討論。
4、  各病區結合病種,自行安排小講課。
四、   手術示教
1、  完成病房工作的前提下,盡量創造條件讓進修醫生參加手術。
2、  經典手術提供錄象觀摩。
3、  有條件時開展遠程手術示教。
4、  急診手術由住院總以上醫師負責帶教。
五、   繼續教育
1、  鼓勵進修醫師參加或旁聽醫院舉辦的各種繼續教育學習班。
2、  向進修醫師發送外科診療常規和各學習班的教材。
3、  提供函授繼續教育的機會。
六、   考核考評
1、  進修結束時,由醫務處和科室組織理論考試。
2、  由科主任、醫療干事和住院總組成考評小組,對進修醫師的平時工作表現和業務能力作出評分。
 
 
胸心外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為了更好地完成我科進修醫師的培養考核工作,現制定如下計劃:
一、    政治思想、醫療道德:由科主任負責考核。根據對病人的服務態度,業務技術的鉆研精神,工作的責任心,以及按對一般國家工作人員在政治思想、職業道德方面的要求,予以評定。
二、    臨床實踐時間:來我科主修心胸外科的,安排九各月心胸臨床工作及三個月普胸臨床工作;主修普胸外科的,安排九個月普胸臨床工作及三個月心胸臨床工作。
初國定假日外,凡病事假或其他脫產學習,按醫務處有關條例辦理。
三、    專業技能:每位來我科進修的醫師,將指定一名我科副高以上職稱的醫師負責帶教及考核。
1、  病史質量:每位進修醫師將負責一定數量的床位工作,需及時認真地完成每張病床的基本臨床工作,要求病史完整,質量符合要求。
2、  臨床能力:每位進修醫師將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完成一定數量的門急診及臨床工作,需定時參加急診和病房值班。由帶教醫師負責考核,考核時按其對病情的觀察分析能力,診斷及鑒別診斷能力,治療處理疾病的能力,實際技術操作的能力等內容進行。
3、  手術及基本操作要點:第一階段:掌握胸部手術后處理,胸部外傷,血胸,氣胸緊急處理,ICU監護,熟悉心胸外科的門診工作。熟悉心胸外科病房工作,參加簡單的胸心外科手術或作助手。
第二階段:掌握胸心外科常見病診斷處理原則,了解胸心外科常規和手術操作,進行簡單的胸心外科手術,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學習肺葉切除術,全肺切除術,食管癌噴門癌切除術,縱隔腫瘤切除術,PDA結扎術,了解風心,先心及冠心病的各種手術操作及術后監護處理。
以上條例要求我科及進修醫師共同遵守,每位進修醫師將在進修完成前由科主任負責對其進行全面考核,并撰寫小結及評語。
泌尿外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一、   進修時間:一年
具體安排:門急診3個月;病房9個月;腎移植、震波室(ESWL)、尿流率室參觀學習。
二、   進修內容安排:
1、  門急診工作由本院醫師帶教下學習泌尿科常見病的診斷和門診處理方法,及急診病人的處理原則。
2、  病房中,具體負責6張床位,平時參加查房、手術及膀胱鏡檢查。
3、  腎移植工作,根據手術安排,參加2—3個手術過程。
4、  病房中每周參加一次疑難病例討論。
三、   上課按排:
1、  參加全國泌尿外科學習班講課的聽課。
2、  每月一次講課,內容包括:腫瘤、結石、損傷、感染、性功能及不育(男)、腎移植。
四、   科室具體由住院總負責進修醫師有關事宜。
 
 
神經外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一、   培養目的:
1、  通過一年的學習、工作,掌握各類顱腦損傷的診斷、急救程序及操作技術。
2、  提高顱內疾患診斷及鑒別診斷,掌握腦腫瘤(腦膠質瘤、凸面腦膜瘤等),熟悉顱底腫瘤、腦室內腫瘤的神經體癥及各種手術入路,操作步驟。能獨立完成凸面腦膜瘤及經蝶垂體瘤的手術。
3、  正確認識腦血管病的處理原則,掌握腦出血的微創治療、珠血的臨床診斷及處置。熟悉腦動脈瘤手術及介入治療的選擇條件和方法。
4、  了解神經外科介入治療,立體定向治療的操作過程。
二、學習教育資料:
1、  閱讀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醫學百科全書—神經外科分冊》
2、  閱讀人民軍醫出版社《手術學全集,神經外科學》
3、  閱讀Microneurosurgery電子版書一本
三、掌握:頭皮損傷   顱骨損傷   腦膜瘤   腦水腫   顱內壓增高   腦疝   腦挫   顱內血腫   顱內腫瘤   神經膠質瘤   星型細胞瘤   垂體腺瘤   脊髓壓迫癥   腦的顯微外科解剖
四、    教育安排
1、集中講述神經外科專科理論課(第一周   共26課)
2、每周一課,講述神經外科專題(共20學時)
3、  平時查房,講述神經外科臨床難題及處理
五、    工作訓練安排
1、  參加日常神經外科工作,負責臨床醫療工作4—6張床/位
2、  參加日常神經外科教學查房工作,加強訓練體檢定位診斷操作,定性診斷:加強CT、MRI及血管DSA造影讀片
讀片:討論手術方案及設計手術入路及手術重點
3、  參加開顱手術,主持腫瘤手術2次以上/位,參加血管造影10次以上/位
4、  參加急診搶救工作
六、    考核
1、  參加學習班理論考核
2、  科內理論考核1—2題
3、  操作手術考核
 
 
耳鼻喉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1、  在一年的進修期間完成十個月的病房工作及兩個月的門診工作,參加病房值班工作。
2、  認真參加科室和醫院組織的業務講座。
3、  認真完成分管的7—9張床位的病史繕寫工作,參加分管床位病人的手術及治療。
4、  自學掌握耳鼻喉科診療常規,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學習掌握耳鼻喉科的各類手術及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爭取在一年中能使每個進修醫生的業務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5、  完成1—2片病例報告、論著或綜述。
6、  正確指導實習同學完成本科各種學習及工作。
 
 
眼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眼科進修醫生的進修時間為期一年,培養目標:熟悉和加深對眼科常見病種診斷和治療的理解,了解并熟悉少見病、危重病和疑難病種的診斷、鑒別診斷及處理原則。通過參加科內業務講座和業務活動,了解目前眼科醫療和科研新動態,引導眼科科研入門。
一、   醫療方面
1、  病房(共5個月,分2次完成)
要求:完成病房期間所分管床位病史的撰寫,跟隨上級醫師完成每日所管床位的早晚兩次查房和日常醫療工作。掌握眼科常見病種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包括白內障、青光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玻璃體積血/牽引性視網膜脫離、眼內異物、眼眶腫塊、眼球摘除、義眼座植入等疾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手術指征、術前檢查、術前準備、基本的手術步驟、手術并發癥的處理原則,以及角膜潰瘍、葡萄膜炎、缺血性視神經病變、中央動/靜脈栓塞等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原則。掌握眼球穿孔/破裂傷、眼內容炎等急癥的處理原則。參加病房疑難及危重病例討論。正確書寫病案。
2、  門診(共6.5個月,分2次完成)
要求:掌握眼科常見病種的各種檢查方法、診斷和治療原則。積極參與眼科門診的日常工作。包括房角鏡、三面鏡、直/間接眼底鏡、全網膜鏡的檢查方法;屈光學檢查;眼A/B超檢查;淚道探通等操作。在上級醫生指導下,參加門診小手術,操作并掌握常見外眼病種手術方法。包括霰粒腫切除術、麥粒腫切開引流、倒睫電解、倒睫矯正術、雙重瞼、瞼緣痣切除、翼狀胬肉切除等手術。
3、  急診(貫穿于門診進修期間完成)
要求:掌握眼科急診常見、危重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處理原則,包括急性視神經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中央動脈栓塞、眼外傷等。
4、  激光門診(0.5個月)
要求:了解和掌握激光治療的指征、反指征、主要激光參數;了解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脈絡膜血管造影等特殊眼底病檢查方法的臨床意義。
5、  專人帶教
作好本院高年資醫師和進修醫師“結對子”,專人負責帶教,在醫、教、研三方面給予指導。
二、繼續教育
1、  科內講課
充分調動科室人員積極性,定期舉辦屈光手術、羊膜治療眼表疾病、白內障超聲乳化進展、青光眼視野、玻切手術、眼底病的激光治療、眼眶疾病及其影像學等多個專題講座。
2、  專科進修
在完成眼科全面進修的基礎上,根據各進修人員的特殊要求,適當安排亞專業,如屈光、白內障、青光眼、玻璃體視網膜疾病、眼科激光等進修。
四、   科研方面
在負責帶教醫師指導下,于進修結束前完成各相關進修專業的綜述或論文一篇。具體要求視各人程度而定。
 
 
骨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近年來,隨著醫院、科室的發展,來瑞金骨科進修的醫師不斷增多。為進一步加強對進修醫生的繼續教育工作,使進修醫生來有所獲,修有所得;同時也為了更好地樹科室形象,創瑞金品牌,本科室特制訂進修醫生培養計劃如下:
1、  進修醫生以住院醫師資格參加日常工作,并在各個專業組以及急診輪崗,每組工作不少于2個月,期間由各組上級醫師負責日常指導。
2、  進修醫生每周參加科內主任查房,回顧、總結、討論本周科內疑難病例、復雜手術。
3、  進修醫生每月參加科室專題講座,學習、探討國內外最新理論探索,實驗研究,臨床技術等方面的熱點、焦點。
4、  進修期間,本科將組織40個學時左右的專題講座,由本科室或相關科室中高級職稱以上的醫生介紹各專業的最新理論及發展方向。
5、  進修期間,進修醫生可參加各專業組舉辦的各級學習班,學習各專業的新技術、新概念、新發展。
6、  進修期間,本科室將不定期安排進修醫生參加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組織的各專業的專業知識講座、學術討論。
7、  進修期間,本科室將盡可能地安排進修醫生參加上海市骨科年會等大型學術會議,為進修醫生提供交流、學習其它先進經驗的舞臺。
8、  在平時的工作、學習過程中,我們也會經常性地向進修醫生們介紹一些瑞金骨科前輩們地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使他們能更多地了解瑞金,了解骨科的優良傳統,在業務提高的同時,在思想上也能有所收獲。
以上計劃大體上規劃了進修醫生在本科室的學習內容。具體計劃將結合本科室當年、當月的工作安排,逐一制訂。
 
 
 
傷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培養目的:通過傷科門診、病房的實踐,學習魏氏傷科辨證施治理論及現代醫學專業理論知識,從而將進修醫師培養成中西醫結合的中醫骨傷科專業人才。
培養要求:
一、   醫療方面
1、病房工作期間按傷科住院醫師崗位職責要求進行查房、書寫病史(在正確采集病史、正確進行體格檢查的基礎上,根據中醫病歷規范要求完成病歷書寫,診斷分析。其甲級病歷不低于90%)、24小時值班、準備和參加手術。
2、能對下述病種作出正確的診斷與處理:常見骨折與脫位、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綜合征、腱鞘炎、滑囊炎、髕骨軟化癥、膝關節滑膜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外翻、骨性關節炎、膝與踝部韌帶損傷、化膿性骨髓炎、周圍神經及血管損傷(顯微外科除外)、頸椎病、急性腰扭傷、慢性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能初步掌握對如下急性損傷的應急處理:外傷性血氣胸、肢體開放性骨折、肢體大血管損傷。
3、能較熟練運用中醫傷科常用內治方法(如:逐淤法、行氣活血法、清熱涼冷血法、舒筋活絡法、補氣養血法、補益肝腎法等)和外治法(如:外用藥物、理筋正骨手法、外固定治療、牽引等):能基本掌握開放性損傷的清創縫合技術、四肢長骨內固定技術、靜脈切開技術、導尿技術、胸腔穿刺引流技術等。了解骨傷科大、中手術(如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腰椎間盤摘除術、股骨粗隆間骨折內固定術等)的操作技術及圍手術期處理。
二、專業理論知識方面:
1、  要求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部分:中醫骨傷科學(包括中醫骨傷科學基礎、中醫正骨學、中醫骨病學、中醫筋傷學、魏氏傷科手法與導引、傷科常見疾病治療法);應熟悉的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和方劑學。
2、  要求掌握本專業臨床技術理論:中醫望診、問診、聞診及切診技術,熟悉影像診斷學。
3、  要求掌握本專業臨床醫學理論:中醫骨傷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病理、診斷標準、治療原則及轉歸;熟悉人體骨骼、關節、肌肉、肌腱、神經、血管的解剖。
4、  要求掌握本專業外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如:消毒與無菌、水電解質平衡與酸堿紊亂、休克的病理機制及抗休克治療的基本原則、外科感染與傷口處理、組織愈合、皮膚移植、創傷急救、心肺復蘇、外科病人的營養及術后處理原則)。
四、   科研方面:
掌握文獻檢索的功能與基本方法,了解科研選題、設計及具體實施的基本程序。幫助進修醫師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進行病歷總結,參與本科室科研工作一項。在本科副主任以上醫師指導下撰寫論文一篇。
五、   具體安排:
1、  院規院紀的教育宣傳
2、  病房工作12個月
3、  每周2次跟隨副主任以上醫師至專家門診抄方
4、  由于本科無獨立急診,故無法安排進修醫師急診工作
5、  每周一次進修醫師講座,每兩周一次科內講座
六、   考核指標:
1、  紀律考核:無遲到、無早退
2、  參加科內所內及院內講座不少于20次
3、  病史考核:甲級病歷不低于90%,無丙級病史
4、  理論考核:參照傷科主治醫師要求(包括論文一篇)
5、  技能考核:參照傷科主治醫師要求
 
 
兒外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主要安排在病房跟隨住院醫生值班、查房、第二個月開始獨立管床位。
1、第三個月開始因人前兩個月對其進行門急診規章制度及小兒外科常見病的治療常規的培訓。
2、而后開始需熟悉及掌握小兒
普外科:急性闌尾炎、腸套疊、急性腸梗阻、急性重癥胰腺炎、先天性巨結腸、膽總管囊腫、先天性無肛等;
泌尿科:陰囊急癥、包莖、隱睪、尿道下裂、腎盂積水等;
小兒骨科:常見骨折的處理、急性暫時性滑膜炎、先天性髖關節等的治療原則。
3、鼓勵其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及講課。
4、由于小兒外科的特殊性不考慮安排進修醫生單獨到門急診當班。
6、  最后一個月通過以上所述手術之一的部分操作,并考核。
 
 
口腔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口腔科因暫時沒有病房,所以目前進修醫生的招收僅限于口腔門診和急診。
一、   臨床醫療
1、  口腔外科:
(1)    熟練掌握普通拔牙及一般阻生牙的拔除
(2)    掌握埋伏多生牙、埋伏阻生牙的拔除
(3)    掌握口腔頜面部各類良性腫瘤的切除手術,如皮脂腺囊腫、牙齦瘤、纖維瘤、小唾液腺混合瘤以及唇腺活檢等手術
(4)    掌握口腔外科各種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
(5)    掌握頜面外傷的處理常規
(6)    了解口腔頜面外科各種疑難病的診斷和治療
2、  口腔內科
(1)    熟練掌握各類齬病的診斷和治療
(2)    熟練掌握根管治療、干尸治療瘺管通過治療術
(3)    熟練掌握各種口腔粘膜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4)    熟練掌握各種牙周病的診斷和牙周潔治術
(5)    掌握牙隱裂的診斷和治療
(6)    了解口腔牙體、牙周、粘膜各種疑難病的診斷和處理
(7)    了解根尖切除術、牙根截除術、半牙切除術及牙周平整等口內手術
3、  口腔修復
(1)    熟練掌握口腔各類牙列缺損、牙列缺失的修復原則
(2)    熟練掌握各類簡托、復托的設計原則
(3)    掌握半口、全口義齒修復
(4)    掌握烤瓷冠修復
(5)    了解磁固位體、套筒冠及長橋等新技術的應用以及修復原則。
4、  口腔正畸
(1)    了解各類牙列畸形的診斷和正畸處理原則
(2)    了解正畸治療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步驟
(3)    了解各種矯治器的制作
急診進修穿插在門診值班工作中。
二、醫學科研
1、  了解口腔醫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2、  在一年的進修時間里,完成或協助完成綜述或者論文1篇
 
婦產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一、   宗旨
瑞金醫院是一家綜合性的大醫院,在國內外聞名遐邇。我科依托綜合學科能力強的特點,在高危產科、微鏡技術、婦科腫瘤、生殖輔助技術等方面發展了自己的特色。我們歡迎全國婦產科同行來我科進修,我們感謝所有進修醫師給我科帶來了新理論、新技術,也感謝所有進修醫師在我科的努力和奉獻。
二、時間安排
進修時限一般定一年。原則上,門診四個月,產科四個月,婦科四個月。如工作需要,科有權作適當變更。
三、工作安排
進修醫師按本院住院醫師職稱安排崗位。作息時間與本科醫師相同,參加門診和病房的交班、查房、手術、病史繕寫和值班。各項工作均按醫院和科室的規章制度進行規范。
四、培養安排
科室盡量創造條件和機會,使進修醫師在理論和操作技能上學有所得。每周二晚6點安排進修醫師講座;每周五下午2點本科醫師理論學習邀請進修醫師參加;可參加由本科主持的全國性或區域性的專業學習班;適當安排有特殊需要的醫師到微鏡病區、生殖輔助中心、B超室等輪轉。
五、   考核安排
四個月病區輪轉結束,由病區主任對其進行理論和操作技能考核。考核方式可采用口試、筆試、病史檢查和手術一助等。一年進修期滿后,由主管進修醫師的科主任負責了解其在各病區的輪轉表現,對其理論、操作技能以及進修的其他方面情況作綜合考評,上報醫務處備案。
 
 
麻醉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學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工作踏實、學習刻苦、認真負責、吃苦耐勞、團結協作
第一階段(1—3個月):
基本理論:臨床麻醉方法和基本監測理論
基本技術:熟練掌握各種臨床麻醉方法和基本監測技術
工作安排:各種擇期手術麻醉和日間急診麻醉
第二階段(4—6個月):
基本理論:各科臨床麻醉理論
基本技術:熟練掌握各種臨床麻醉方法和基本監測技術
工作安排:各種擇期手術麻醉和日夜間急診麻醉
第三階段(7—9個月):
基本理論:麻醉并發癥、特殊病人臨床麻醉理論
基本技術:掌握各種特殊臨床麻醉方法、特殊監測技術和麻醉并發癥處理方法
工作安排:各種擇期特殊手術麻醉和日夜間急診麻醉
第四階段:(10—12個月):
基本理論:疑難危重病人麻醉理論、相關學科知識和新進展知識
基本技術:熟練掌握各種特殊臨床麻醉方法、特殊監測技術和疑難危重病人處理方法
工作安排:體外換瓣、冠脈搭橋術、嗜鉻細胞瘤等麻醉和日夜間急診麻醉
注:第三、第四階段各進修醫師可根據自己單位相關專業具體情況,側重學習與之相關的麻醉。
 
 
皮膚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為了加強進修醫師的培養和管理,保證醫院的醫療質量,做到人性化服務,杜絕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特定以下計劃:
1、  加強對進修醫師的管理,認真對進修醫師進行考勤、考核。
2、  門急診和病房工作進修醫師有專人帶教,把好病史質量和對病人的診治,把好質量關。
3、  每周二下午對進修醫師進行講座,包括皮膚科的診療常規、皮膚病的病理、生理、真菌學、外用藥、口服藥臨床應用及各疾病的專題講課。
4、  每周三下午參加門診疑難病例討論,若在病房工作的進修醫師參加每周五上午的病區疑難病例、危重病例的討論。
5、  對不同程度的進修醫師,采用不同的帶教方法,根據各人的實際工作情況,安排好門急診、病房的值班。
6、  原則上進修醫師為一年制,5個月參加病房工作,5個月參加門診工作,還有2個月安排皮膚科治療室、真菌室、性病門診,必要時根據進修醫師提出的要求,適當安排皮膚病理及免疫。
 
 
 
 
燒傷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一、   目標:
熟悉并掌握燒傷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及整形外科的基本原則,了解燒傷專業的國內外現狀及進展,掌握燒傷專業的基本手術,能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救治大面積燒傷病例。
二、具體培養計劃
1、  時間安排:1年;
2、  工作安排:
(1)    第一周組織進修醫生學習并領會醫院及科里的各項規章制度,熟悉科里的環境,派專人講解科里有關的操作常規及病史繕寫格式和原則。
(2)    將進修醫生分成4個小組,并相應地安排到四個不同的治療小組中去,每3個月輪換一次,每個小組指派一名主治醫師負責進修醫生的帶教工作。
(3)    進修醫生以住院醫生的身份參與科里的所有的醫療活動,單個一個月所有醫療活動必須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一個月后,通過科里考核后可進行相應的醫療活動。
3、  基本操作:
(1)    燒傷急救處理;
(2)    早期清創;
(3)    焦痂切開及筋膜切開;
(4)    氣管切開;
(5)    深靜脈傳刺及切開;
(6)    創面處理:包括包扎、暴露、半暴露、濕敷、浸泡等創面處理方式。
4、  基本手術技能
(1)    切痂手術;
(2)    削痂手術;
(3)    擴創手術;
(4)    自體皮取皮術:包括滾軸刀、鼓式取皮機及電動取皮機的應用,刃厚皮片、中厚皮片及全厚皮片的切取。
(5)    自體皮移植術:包括大張皮片移植術、網狀皮片移植術、小皮片移植術、混合移植。
(6)    疤痕切除術;
(7)    局部皮瓣轉移術;
5、  專題講座:由主治醫師以上醫師主講
三、考核:
進修結束前1周進行理論及操作考試,考試結果上報醫務處。
 
 
中醫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一、   瑞金醫院是國內外聞名的綜合性的醫院。中醫科依托我院各科強大的西醫背景,在中醫科開設有內科、婦科、五官科、外科、針灸科、推拿科等各級分科,開設有各種特約專家、專家、特色專病門診,有中醫病房,歡迎全國中醫科同行來我科進修。
二、時間安排:
進修時限一般定一年,原則上,病房半年,門診半年(其中各分科的進修時間根據進修醫師原專業和進修目的進行安排)。
三、工作安排
進修醫師職稱按本院住院醫師職稱安排崗位。作息時間與本科醫師相同,參加門診和病房的交班、查房、手術、病史繕寫和值班。各項工作均按醫院和科室的規章制度進行規范。
四、培養安排
科室盡量創造條件和機會,使進修醫生在中醫基礎理論上有升華;中醫臨床診療(包括病房、門診醫療工作)水平有提高;使進修醫師真正感到學有所得,在將來的中醫醫療工作有開展特色治療的能力。我們將安排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資格的醫生專門帶教病房工作、繕寫病史等。門診安排進修醫師跟從副高及副高以上的主任醫師的特色專家門診侍診,學習專科治療特色。還可參加院內的專業學習班學習。
五、   考核安排
病房輪轉結束,由病區主任對其進行理論和操作技能考核。門診輪轉結束后,由門診組長對其考勤、抄方筆記、門診病歷進行考核。考核方式有筆試、口試、病史繕寫和病人體檢等。一年進修期滿后,由主管進修醫師的科主任負責了解其在病房、門診的表現,對其理論、臨床診療水平、工作態度等各方面情況作出綜合考評,上報醫務處備案。
 
 
檢驗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為了遵循院醫務處關于加強對進修醫師培養和管理的指示,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進修醫師的學習效果,科計劃修訂如下:
1、  入科的進修醫師人員資格必須經院醫務處審核、備案。臨時參觀學習者需經科一級準予、備案。
2、  入科的進修醫師由科負責教學主任主管(教學干事配合),包括接納、安排。
3、  入科的進修醫師首先接受第一個月的試用考核,完成認可考核表。
4、  根據專業分類入組,以各專業的要求實施。由小組負責人考勤、考核(結束的小結評定)。
5、  科每2周一次的業務講座作為進修醫師業務提高的組成部分,每位必須參加。
6、  入科的進修醫師必須接受科的統籌安排,即參加科門急診(腸道門診)的輪轉工作(2周—4周)。
7、  嚴格執行醫務處關于進修醫師管理細則中各項要求,尤其是請假制度。
(各專業具體要求附另頁)
 
 
臨床營養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我科是一個以會診為主的臨床科室,外院進修醫師較少,且時間較短,一般為2周—4周,最長3個月,其培養計劃如下:
1、  進修共分3個部分:會診、門診、營養液的配置。
2、  時間安排:(以4周為例)
第1—          2周:跟隨醫師到病房會診,其中每周1—2次主任查房。
第3周:門診(專家及特色門診)
第4周:了解營養配置的無菌概念、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
時間安排可根據情況作適當調整。
 
 
放射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為適應21世紀醫學科學的發展趨勢,適應當前醫療市場的實際情況,加強進修醫師管理,加速培養進修醫師實際醫療工作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已迫在眉睫。放射科根據瑞金醫院進修人員管理辦法(細則),制訂放射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一、   目的和宗旨:
1、  敦促進修醫師盡早、盡快地掌握放射科醫學影像診斷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  鞏固和提高進修醫師分析和解決臨床影像診斷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3、  初步培養進修醫師的科研能力。
二、總體要求:
1、  除當班外,每周一至周五均應參加早晨的讀片并做好筆記;
2、  每周參加“科內業務講座”并做好筆記;
3、  每月接收上級醫師的小測驗一次;
4、  學寫摘要、綜述和短篇論著(1篇/年)并向專業雜志投稿;
5、  適當參加相應學科組的課題研究。
受訓對象:放射科進修醫師
年限:一年
培訓涉及內容:放射技術、常規放射診斷、CT、MRI、DSA等。
三、培訓內容細則:
進修醫師進入放射科后,根據瑞金醫院放射科的實際情況給予進修醫師上崗前教育,使進修醫師迅速熟悉本科室的各項制度和操作常規,防止各類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
進修醫師進入放射科后,上崗前進行理論知識考核及實際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考察,經科室認定,科主任同意后,方可按進修計劃開始培養,在實際工作中學習并不斷提高業務技術水平。根據各進修醫師的實際情況及需要制定具體的培養計劃和安排,并指定專門的帶教老師。
每位新入科的進修醫師的培養以入科時為起始時間,培訓時間周期為1年:
1、  常規攝片技術常識(2周)
要求:
(1)    掌握X線成像原理;
(2)    了解常規攝片技術,如頭顱、胸部、腹部、四肢及脊柱等部位的攝片原理和要領;
(3)   了解CR及PACS運行,并能動手操作。
2、  X線平片診斷(3月)
要求:
(1)掌握人體正常結構的X線平片表現;
(2)熟悉頭顱、胸部、腹部、四肢及脊柱的常見病、多發病的X線診斷基礎知識,骨折、良、惡性腫瘤、肺炎、肺癌、風心及其它心臟大血管的異常、膽囊、膽道及尿路結石、骨與關節退變、腸梗阻等;
(3)熟悉小兒腸套疊空氣灌腸,并能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使用規范的X線診斷術語書寫診斷報告。在此階段中期應能參加門、急診值班和夜班。
3、  X線造影診斷(1月)
要求:
(1)掌握消化道、泌尿系統等的正常造影表現;
(2)熟悉消化道氣鋇餐雙重造影的原理,掌握檢查方法,能獨立操作;逐步掌握消化道氣鋇餐的雙重造影診斷的基礎知識(腫瘤/癌、潰瘍、炎癥、十二指腸淤滯等),能書寫規范的診斷報告;
(3)熟悉氣鋇餐灌腸的原理并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和診斷基礎知識;
(4)    熟悉小腸插管造影的操作和診斷基本知識;
(5)    掌握泌尿系統造影檢查的原理、方法和診斷基礎知識。
備注:此期間可參與門急診寫片工作,1—2天/周。
4、  CT診斷(3月)
要求:
(1)掌握CT成像原理、CT機構造;
(2)掌握各部位橫斷解剖;
(3)掌握常見病的診斷基礎知識如顱腦:顱骨異常(骨折、腫瘤等)、腦梗塞、腦出血、珠網膜下腔出血、腦挫傷、腦血腫、硬膜外/下血腫等以及腦腫瘤,其它如胸、腹、脊柱、四肢等各部位的常見病、多發病的CT診斷知識。
備注:此階段中期,應能承擔CT急診值班、夜班及上機或寫報告。
5、  常規放射診斷學和CT診斷學的鞏固和提高(2月)
要求:
(1)鞏固已掌握的常規X線診斷學基礎知識;
(2)鞏固已掌握的常規CT診斷學基礎知識;
(3)逐步熟悉少、罕見病的X線和CT診斷知識;
(4)注意訓練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對多種影像技術的合理運用能力。
備注:參與常規放射、CT排班及夜班。
6、  MRI診斷學(2月)
要求:
(1)    掌握MRI的基本原理;
(2)    理解和掌握各種序列的運用條件和作用;
(3)    掌握神經系統、骨關節、軟組織、胸、腹部的常見病、多發病的MRI診斷基礎知識。
受訓進修醫師應能承擔放射科各診斷崗位的工作,在此前提下,可申請進入DSA室的輪訓。
7、  科研方面
要求:
(1)    適當參與科內相關小組的課題研究;
(2)    鼓勵寫文獻摘要和綜述寄《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
(3)    鼓勵學寫醫學個案報道(case report)和論著,1篇/年。
放射科住院總醫師和科室醫療、教學干事共同負責進修醫師的考勤和考核。進修結束時,由科室進行全面考核,并報醫務處審核。進修醫師的獎懲參照瑞金醫院進修人員管理辦法細則執行。
主要參考書:
1、X線解剖學                    崔志譚、嚴加和主編
2、X線診斷學基本功
3、  X線診斷學(1—4冊)         榮獨山主編
4、  《臨床CT診斷學》            李果珍主編
5、  《磁共振成像診斷學》          高元桂主編
6、  《胸部頸面部CT》             周康榮主編
7、  《腹部CT》                   周康榮主編
8、  《多層螺旋CT》               陳克敏主編
9、  《體部磁共振成像》            周康榮主編
10、            《中樞神經系統CT與MRI》 陳星榮、沈天真主編
 
 
病理科進修醫師培養計劃
 
一、培訓安排:
第1—      6個月:
1、  參加外檢,每月取材起碼一周,對常見病作初步診斷;
2、  參加初檢,并閱看前一天的外檢片;
3、  抽空閱讀檔案片7500例;
4、  學習尸解操作技術,撰寫初步報告;
5、  參加院內對住院醫師開設的各類講座。
第7—12個月:
同上,對外檢作初步診斷
6、  輪值冰凍,熟悉冰凍工作。
二、閱讀書籍:《解剖學》、《組織學》、《病理學》、《實用外科病理學》、《中華病理學雜志》、《診斷病理學雜志》
三、考核方法:每季度按《實用外科病理學》章節內容考核
久久免费高清视频视频,欧美福利一区二区,美女黄的视频全免费一区二区,欧美三级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57 | 视频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男人的天堂喷水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电影 |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