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杭州市衛生局《2009年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杭州市婦幼保健院)綜合考評目標》的精神,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及各個科室的特點,院領導組織各行政職能科室對科室考評標準進行分解設定,在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上,充分考慮到指標的可及性與可比性,盡可能的采用量化指標,運用指標杠桿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同時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以此為基礎形成了《2009年科主任綜合目標責任制考評標準》。
我院作為一家三級甲等醫院,坐落于杭州市中心,醫療用房緊張,為了滿足患者不斷提升的醫療服務需求,利用我院優質的醫療水平、先進的硬件設施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為患者提供更多更佳的醫療服務,提升醫院在杭州地區乃至浙江省的知名度,只有挖掘潛力,提高工作的效率,才能創造更多效益,推動醫院與學科的前行與發展,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社會問題,這也是本次考評標準制定的主導思想。
本考評標準包含四大模塊:一、運營數量、質量指標;二、學科建設與人才管理指標;三、綜合效益指標;四、社會責任指標(附加指標)。涉及工作效率、醫療服務質量、社會效益、人才管理、學科建設、醫德醫風、醫院文化、安全生產等各個方面,一、二、三類指標是賦分指標,第四類指標實行倒扣分制,即完成指標不賦分,未完成指標倒扣分。考核方式主要根據《2009年科主任綜合目標責任制考評標準》,結合科室月度目標完成情況,在全面匯總各職能科室相應數據的基礎上,院部進行綜合評估,按照公平、規范和科學的得分標準,最終得出可比較的量化成績。
一、運營數量、質量指標,占所有整個考評標準的三分之二的分值。
1.2008年門急診量208.8萬人次,出院人數3.6萬人次。門診量大、住院床位緊張的情況一直困擾著我們。床位為醫院有限的資源,有效利用有限的床位,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病床使用率是醫院目前狀態下,為解決病人住院難的的有效途徑。因此本次考核中將各科室的加床數也納入到了考核的基數中,這就意味著加床的使用情況也要考核,同時統一全院的床位使用率,以達到科室間的公平性。統一床位使用率的標準,并加大了考評力度,不僅可以促使科室提高床位使用效率,同時也有利于床位在科室間的互借,以滿足不同疾病的季節性發病的收治需求。
2.出院病人數的指標以前三年各科室出院病人數的加權平均數為基數,考慮到床位使用率及去年的指標等因素,三年平均出院人數測算的床位使用率如果>90%床位使用率(含加床)的科室,參照90%的使用標準確定出院人數;如果三年平均出院人數測算的床位使用率<90%床位使用率(含加床)的科室,且三年平均出院人數低于去年指標數的科室,出院人數使用去年指標值。使該指標具有一定的可及性。醫院還首次制訂超額收治病人的獎勵政策。
3.門急診人數以前三年平均值為標準,除普內科、呼吸內科、感染內科、內分泌科、血液內科、腎內科、腫瘤科考核就診人次外、其余科室門急診人數以掛號人數為考核依據。
4.藥品比例與均次費用按照杭州市衛生局下達的指標及各科室實際情況進行分解。藥品比例及雙費的控制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做好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收費,切實解決病人看病貴的問題。
5.手術例數以前三年加權手術例數占出院病人的比例,乘以2009年出院病人指標數為今年手術例數的考核指標,目的是確保外科片收治病人中手術病人的含量。Ⅲ、Ⅳ手術比例也以前三年的平均值作為考核指標。另為鼓勵外科片增加Ⅳ類及以上重大手術,促進外科片的學科發展,對比2008年實際完成數每增加1例Ⅳ類及以上手術將進行獎勵。
6.醫療質量是永恒的主題,醫院從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三級查房質量、四合理、執行醫保政策、病歷質量、醫療制度管理、醫療安全、護理質量、院感工作等方面進行嚴格的質量指標的考評,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確保醫療安全。
二、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是醫院建設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參照局綜合目標考核指標,結合我院各科室的學科性質及人員數量等因素,將科研項目、成果、論文等指標分分到具體科室。
(1)科研部分:包含有課題申報、課題立項、成果獲獎及按期完成立項項目數。課題立項指不包括局級B類、校級基金的其他縱向來源項目;成果獲獎指省市級科技進步獎、廳局級醫藥衛生科技創新獎。按期完成項目指立項資助的在研項目(2009年12月底應完成)。
(2)論文部分:為鼓勵高水平學術成果論文的產出,促進正高人員發揮科研經驗優勢,此次考核特將SCI論文數、一級期刊論文數及有I、II級論文發表的正高人員數納入考核標準。科教科已根據各科室的實際情況及往年情況,將具體數值填進考核表。
(3)科室建設部分:為體現及發揮院各級重點學科在醫院臨床、科研、教學方面的領先帶頭作用,此次考評對省、市、院級重點學科另外提出了業務指標、新技術新項目的具體要求,并在科研、論文的指標上有更高要求。
三、運營數量、質量指標是“以質量為核心”,那么綜合效益指標從便民服務、黨風廉政與行風建設、病人滿意度、職工信任度等角度體現了醫院的運營中“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
四、作為一家公立醫院,醫院承擔著許多“公益性”的社會責任,因此社會責任指標是每個科室必須達成的,實行倒扣分制,即完成指標不賦分,未完成指標倒扣分。主要包含:文化建設、信息化建設、指令性任務、臨床用血管理、CHA患者安全目標、平安醫院、綠色、健康醫院創建、綜合治理、公共衛生等內容。在文化建設指標中,醫院今年將科室宣傳報道正式列入考核。
五、運營數量、質量指標主要是針對臨床科室;對于醫技科室,結合各科室的質控要點及醫院總體要求制定了個性化的考評方案。
開展年度科主任綜合目標考評是對各臨床和醫技綜合業績的的評判需要,也是對醫院工作要求的分解,是醫院管理干部年終考核評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上級主管部門對醫院業績考核的重要資料。醫院寄希望在不斷探索中建立一套科學、公平的目標考評核體系,以期能有效的提高科室工作效率和醫療質量,取得激勵后進、褒獎先進的期望效果。我們也希望通過對部分指標的解釋,能讓大家能進一步地了解我們的考評體系,從而為我們的考評體系提出寶貴的意見與建議,讓我們的考評體系合著醫院健康持續發展的腳步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