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勤管理中心工作制度
1、在分管院長領導下,負責全院后勤總務工作,對所屬班級組人員,按職責要求,進行制度化、規范化管理,經常對其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2、負責全院房產、家俱等固定資產的管理,按時清點登記,及時維修改造、做到賬物相符。
3、保證全院供水、供電、供氣、供暖質量,搞好標準化管理,保證常年運轉正常。
4、負責全院被服(包括洗滌、消毒、縫紉、修補等)的供應管理工作。
5、負責后勤物資的采購、供應、保管及修舊利廢和報廢處理更新的工作。
6、負責污水、污物的處理工作,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7、負責全院的環境、生活供給與服務管理。
8、完成院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1、凡已清查建賬的固定資產,使用單位要愛護和保管好,不經院領導批準,不得隨意搬遷或借用。
2、使用固定資產的部門,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建卡、登記,物資損壞或丟失,應查明原因,寫出書面報告,經主管部門領導批準后,方可補發。
3、使用單位凡需增加制做固定資產時,應先寫出書面申請(需圖紙要帶圖紙),說明原因,經院領導審批后,方可統一定做或購買。不得私自購入,否則不予報銷。
4、凡新購入固定資產,要嚴格出入庫手續,應先到后勤倉庫辦理物資驗收入庫單,驗收合格后,入固定資 產賬,加蓋固定資產章后,方可到財務處報銷。
5、全院固定資產,各使用單位無權向本科室以外調動。
6、固定資產的報廢,使用單位填寫報廢單,按固定資產價格管理權限審批后,方可報廢。無手續者,不得隨意報廢。
7、各科室固定資產每半年要清查一次,將清查情況及時與主管部門匯報,院每年清查一次。各科室分管物資人員要協助主管部門的管理人員認真清查匯總。
8、為使固定資產管理正規化,主管部門有權隨時抽查各部門物資的使用與管理情況。若有賬物不符現象,按規定扣發科室獎金。
9、固定資產管理和使用應納入科室工作的重要內容,做到合理使用,管理完善。對因玩忽職守或違反操作規程,造成財產損失者,當事人或科室必須立即寫出書面報告,說明原因,根據情節按有關規定處理,對隱情不報者,應嚴加處罰。
三、物資采購制度
1、采購員必須充分掌握市場信息,收集市場物資情況,預測市場供應變化,為醫院物資采購提出合理化建議。
2、嚴把質量關,認真檢查物資質量,力求價格低廉,供貨及時。
3、采購的物資要適用,避免盲目采購造成積壓浪費。
4、嚴格按采購計劃辦事,執行物資預算,遵守財經紀律。
5、外加工訂貨,要對生產廠家及物資的性能、規格、型號等進行考察,將結果與使用單位協商,擇優訂貨。
6、簽訂合同,必須注明供貨品種、規格、質量、價格、交貨時間、貨款交付方式、供貨方式、違約經濟責任等;否則,造成的損失由采購人員負責。
7、及時與庫房聯系,做到購貨迅速,減少運輸中轉環節,降低庫存量。
四、物資驗收制度
1、凡購進一切公用物資,必須經庫房辦理驗收入庫手續,方可記賬、領用。
2、庫房驗收時,對數量、質量、規格等應認真檢查,并做到發票與實物相符,否則, 不予入庫。
3、各科室未辦請購、審批手續而擅自采購的物品,一律不得驗收入庫。
4、驗收新購物品不得與私人物品調換,或以領物單作驗收、入庫。
五、倉庫物資管理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經濟政策和各項規章制度,遵守財經紀律,任何人不能以權謀私,假公濟私,損害國家集體利益。
2、加強計劃管理,通過會計核算及時正確地反映計劃執行情況。每月報計劃,由領導批準,方可采購,防止積壓。
3、一切物資入庫時,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辦理驗收入庫手續。入庫前,必須檢驗數量、質量、規格、型號,合格方可入庫。入庫的物資設備、說明書資料不齊全或質量、數量、規格不符時,不得入庫,由采購人員負責與供貨單位聯系處理。
4、倉庫管理要做到三清、兩齊、四號定位和九不,即①三清:規格清、材質清、數量清;②兩齊:庫容整齊、擺放整齊;③四號定位:按物類或設備的庫號、架號、格號、位號存放;④九不:不銹、不潮、不凍、不腐、不霉、不變質、不壞、不漏、不爆。
5、定期編制倉庫與設備物資庫存情況報表,月、季報倉庫的賬、卡。一切報表應符合規定,賬物相符,并按國家規定的產品目錄、順序排列好臺賬。報表要準確,并與財務相符。
6、物資發放須按計劃執行,并且有一定批準手續,不符合手續的不得發放,并保存好原始憑證。
7、各科室使用的一切物資要有專人領取和專人管理,嚴格物資領用制度,物資出入要有一定手續,建立臺賬,做到合理使用,杜絕浪費。
8、及時掌握市場信息,根據醫院臨床、維修等方面的需要和保質、保量、齊全配套、經濟合理、保障供應的原則 ,做好預測和采購的決策。
9、采購工作必須做到堅持原則,掌握標準,執行制度,嚴格財經紀律,不允許有損公肥私的現象存在,做到無計劃不采購,質量規格不明不采購,價格不合理不采購。采購物資做到及時、準確、質量高。
10、庫存物資必須按國家規定合理損耗。低值易耗物、倉庫報廢物資必須每月或每季度一報。經財務、審計等部門查看、審核報分管院長審批后報廢,由財務處處理賬務。如有損耗,查明原因寫出報告,經院長審批賬務處理。
11、嚴格執行倉庫崗位責任制,無關人員不準進入庫內,庫內禁止煙火。因工作玩忽職守造成物資損壞、倉庫被盜者,視情節輕重給予嚴肅處理。
12、物資出入庫必須點數、過稱,做到賬、卡、物相符。物資不得出現損壞、變質、短缺等現象。
六、領物制度
1、到庫房領取各種物資一律憑物資供應科簽發的“領物單”。無“領物單”,一律不受理。
2、領取相對固定物品,如臉盆,暖瓶、隔離衣、工作服、各種工具等,交舊發新。
3、每周一、三、五為領物時間(特殊情況例外)。
4、庫房應堅持物資下送制度。
5、科室領用的物品質量、規格不合格者,可在當天內到庫房退換。
七、洗衣房工作制度
1、負責醫院各種被服、巾單、回收紗布的洗滌、消毒、制做、修補、干燥、燙平等工作,保證醫療、護理工作的需要。
2、新品庫存和洗滌在用物品要分別建賬,分專人管理,嚴格出入庫手續,嚴格報廢手續,以廢領新,做到賬物相符。被服報廢應辦理證明,連同舊物報后勤管理中心批準。
3、嚴格洗滌原料的領取手續,計件下料,節約用料、用水、用電、用汽。
4、收回的污染被服,要及時分類消毒、洗滌、干燥、燙平、折疊分類放置,做好供應工作。凡發現破損被服,應修補好后再發放,做到發放的被服無破、潮和不潔。
5、堅持下收下送制度,收發被服當面點清,隨時辦理收發單據,防止差錯。被服供應要充足,對科室不開欠條。
6、嚴格操作規程和分類洗滌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到隔離衣與病人被服分開、婦、兒科與其它科病人被服分開,有色與無色被服分開,棉化纖分開。
7、加強洗滌機械的維修保養,責任到人。機械操作人員應熟悉掌握設備性能,不準超負荷運轉或空轉。機器發生故障應及時報告有關人員進行維修處理。一般人員不得隨意修理,嚴防事故發生。
8、縫紉組負責全院新被服制做(隔離衣除外)和舊被服的修補工作,不能制做的新品,報后勤管理中心批準外加工,不能修補的舊品及時辦理報廢手續。
9、不準私人洗滌、修補、制做被服。
10、保持車間、工作間的清潔衛生,堅持班前清整周末大掃除制度。
八、維修組工作制度
1、負責全院機械設備、水暖、五金設置、建筑性設施的維修、小型安裝任務。
2、維修人員應熟練掌握基本操作技術,嚴守操作規程,保證安全生產。
3、了解和掌握醫院、宿舍等各種主要管道、線路和有關設施運行情況。主要管道設施應有計劃定期修繕、加強保養管理, 做到不漏水、不漏汽。
4、嚴格值班制度,堅守崗位,隨叫隨到,接到維修通知,應及時趕赴現場進行維修。遇有搶修或急需,應加班加點及時完成。
5、嚴格領料手續,堅持憑耗料單領料制度,厲行節約,做到物盡其用、節約開支。
6、不經批準,不準為私人安裝水、暖設施。對擅自濫用管材配件造成浪費損失者,應追究責任,嚴肅處理,由當事者承擔一切經濟損失。
7、愛護工具設備,妥善保管,堅持記賬制度。如有丟失按價賠償。更新工具要交舊發新。
九、太平間管理制度
1、太平間由后勤管理中心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做到隨叫隨到。
2、負責接收和保管在本院醫治無效死亡的病員尸體。
3、接收的尸體應有所在科室填寫的尸體料理單和尸體登記卡,標明死亡時間、姓名、性別、住址等。
4、領取尸體時,應按規定辦理完有關交費手續后方能開門取尸。
5、尸體存放時間一般不得超過3天。超過時限無人領取,應及時向醫務處報告。
6、領取尸體時,除核對登記卡外,應當面辨認,嚴防領錯尸體。
7、宣傳移風易俗,嚴禁在太平間內燒香燒紙和舉行悼念活動,以防火災發生。
8、保持室內、外衛生清潔,門窗嚴密,做好防鼠、滅鼠等工作,定期消毒處理。
十、氧氣瓶管理規定
1、氧氣瓶屬于醫療器械固定資產范圍,發放及使用均按照固定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
2、使用氧氣瓶的科室應按照實際需要領取氧氣瓶,并按使用規定進行妥善保管及存放。
3、氧氣瓶作為使用科室的固定資產,記入該科室的固定資產帳,設備科每半年與使用科室進行一次對賬。
4、使用科室根據需要增減氧氣瓶數量時,必須先到器械庫房辦理出入庫手續。
5、使用科室如因管理不善而丟失氧氣瓶,責任者必須按照有關固定資產賠償制度進行賠償。
十一、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1、環境衛生由后勤管理中心指定專人管理、清掃。主要道路及院落日掃2次,保持院區內無垃圾、紙屑、糞便積水。
2、清潔工人每天提前打掃環境衛生,做到上班前打掃、清除垃圾完畢。
3、院內垃圾箱每日清除一次,做到日產日清
4、隱避夾道,每周清理一次,做到無垃圾、無積水、無死角。
5、各科室及宿舍按指定垃圾箱倒垃圾,不準隨地亂倒,不準在院區內焚燒紙屑、垃圾,違者罰款5元。清潔工有權監督執行。
十二、污水處理制度
1、污水處理由后勤管理中心指定專人負責。嚴格按“三廢”處理 要求進行工作,保證被污染的廢水不直接流入公共下水道。
2、工作人員要加強污水泵的維修保養,保證正常運轉、按時開機抽污水,保證污水不外溢。
3、嚴格按照加氯池內污水容量,計算加氯量,保證氯、水充分接觸一定時間后方能排放,使處理后的污水經防疫站化驗合格,符合國家規定標準。
4、每日測定水質、水量,并做好記錄。
5、服從環保、防疫部門管理指導,協助采樣檢驗。
6、加強氯氣罐管理,嚴防氯氣外泄。
十三、職工食堂衛生工作制度
1、嚴格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
2、不出售變質、不潔食品。
3、生熟食品及刀、案、容器分開,放入冰箱的熟食品要蓋好,無交叉污染。
4、公用餐具用后消毒,保持廚房、操作間、餐廳清潔衛生。地面、餐桌整潔,無油污。
5、倉庫整潔通風,無鼠。食品分類存放,離墻墊高,防止受潮霉變。
6、炊事人員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四勤”:勤洗澡、勤換衣服、勤理發、勤剪指甲。工作衣帽整潔,定期健康查體,無傳染疾病,不穿工作服上廁所。
7、分發、賣食品前要洗手,一律使用食品夾,賣飯時不吸煙,不隨地吐痰,不面對食品咳嗽、打噴嚏。
8、無食物中毒現象。
9、經常保持室內外清潔衛生,每日一小掃,每周一大清掃。
十四、建筑工程及修繕項目辦理程序
1、醫院新建工程項目和修繕項目,分別由后勤管理中心擬定計劃報院審批。審批后的項目,由分管科室組織有關人員制定設計方案和實施步驟,并將有關材料包括圖紙設計、附表、施工情況說明,工程項目開工前的三通情況,計委、建委等有關部門的批件備齊。在制定設計方案和實施步驟及選擇施工單位過程中,應征求審計科意見。
2、圖紙設計、附表及施工情況說明完成后,由擬定承包單位編制工程預算書或工程預算書,由分管科室把上述資料一并報審計科進行事前審計,并簽署意見。以審核的工程項目,由分管科室會同審計科與承包單位,擬定承包協議,承包協議由院長或分管院長簽字后生效。
3、工程項目開工后,由分管科室指定專人負責該工程的質量監督和檢查,并負責施工過程中的種類變更簽證、用工簽證和甲方墊付本工程的各材料數量、金額等記錄(變更要有理由及批準原始記錄)。
4、工程項目竣工后,分管科室通知審計科參與驗收。驗收合格后,分管科室將施工工程的圖紙、變更及各類工程技術資料收集齊全,分管科室要對工程結算初審,負責人要在初審后的工程結算書上簽署結算意見,然后將以上材料報審計科進行復審。
5、審計科按照有關標準認真對工程項目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審計與監督。對急辦項目預算要隨到隨審,保證項目盡早開工。
6、零星維修項目,由后勤管理中心本著既要保持正常運轉,又要節約開支的原則進行安排。完工后,一次性報審計科進行復審。費用超過千元的項目,按以上規定辦理。
7、財務處在進行工程項目結算時,要認真稽核。凡未按上述程序辦理的工程項目,財務科應拒付款。
十五、基建檔案管理制度
1、凡本院大小基建項目及維修、改建、上下管道安裝等項目都必須建立檔案
2、凡屬歸檔范圍的基建規劃、計劃、總結、請示、報告等都應存入該基建項目內。
3、凡屬立檔基建項目,竣工后都應有兼職檔案員和院檔案室工作人員參加驗收,并接受全部資料。
4、基建項目竣工后兩個月內全部資料應由兼職檔案員整理,交醫院綜合檔案室統一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