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樹強 全國政協委員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院長
公立醫院的績效管理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內容和難點之一。長期以來,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醫院績效考評體系,公立醫院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問題與困惑,一定程度影響了改革的進程。例如,一是,公立醫院現行的管理體制和核算方式難以提供政府補償政策的準確有效信息,這為政府補償政策的實施難免帶來一定的主觀性和盲目性,也使醫院產生政策性虧損。二是,目前公立醫院財務部門的職能比較單一和局限,缺乏對醫院內部各管理層提供有效經營和最優化決策的指導和控制,在這種運行方式下,醫院管理者雖然感到醫院運營費用逐年增加,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績效管理與分析工具,無法有效的進行醫院經濟管控,這就容易導致醫院在經營管理決策上出現一些偏差。三是,一些公立醫院以科室收支結余或簡單的工作量等作為績效考核的基礎,這種內部績效考核辦法容易刺激科室追求經濟利益,而對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容易出現重視不夠,這還可能會誘發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加重社會和患者的負擔。
“堅持公益性、調動積極性”是新醫改公立醫院改革的方向,為確保這一方向的落實,在醫院績效管理中,注重以公益性為導向的目標,就十分重要。為此我們建議:
1、構建行業相對統一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與薪酬分配體系。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以公益性為導向,從功能、安全、質量、成本、效率及反應性等若干方面入手,通過對運行與效率、社會效能、醫療質量與內部流程管理、科研與教學等多維度的考核,設立政府對醫院績效考核管理的一級考核指標體系。
2、公立醫院要將政府對醫院的一級績效考核指標有效分解,不斷創新公立醫院內部績效管理,建立科室管理的二級考核指標體系,醫院對醫務人員以及管理的三級考核指標體系,真正建立起多途徑、全方位的服務質量監管方式、科學的滿意度測評方式和完善的崗位績效管理體系,真正將公益性落實到人、到崗,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使公立醫院發展充滿活力。
3、以績效考核結果為基礎,完善公立醫院財政補償機制。基于行業績效考核結果,對公立醫院虧損進行科學補償,同時可以考慮每年安排一定額度的資金給予鼓勵性補償,鼓勵績效管理成績突出的醫院,此外,政府可結合公立醫院運行和事業發展需要,安排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等專項補助,以提高財務資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