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工資核算方案
青海省JZ縣人民醫院作為青海省第一批績效工資改革試點單位,為進一步調動醫院各類各級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各自的工作熱情和工作能力,使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持續提高,不斷改善城鄉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狀況。依據中央、省州相關文件精神,結合醫院實際,在東旦績效管理研究中心的協助下,明確了全新的績效工資分配制度。
(1)部門績效工資由部門績效獎金、夜班補貼、醫療任務補貼等項目構成,直接核算到醫療組、護理組、醫技科室、行政后勤部門。
(2)部門績效工資與部門編制、月度綜合績效分數直接掛鉤。計算公式為:某科室月度獎金=全院標準崗位獎金基數×該科室的編制崗位系數×當月的績效分數÷100。
(3)標準崗位基準由全院統一核定。計算公式為:標準崗位獎金基數=全院績效獎金總額(預算)÷全院編制崗位系數和÷12。
(4)各部門的編制崗位系數和根據編制崗位的價值系數和編制數量確定。計算公式為:編制崗位系數和=∑(某崗位的價值系數×編制數量)。如編制數量調整,按調整日期進行折算。
(5)部門績效工資全部直接核算、發放到個人,各科室、部門不再參與獎金發放。
(6)醫療任務補貼按月未本部門所有人員匯總。夜班補貼按月未本部門所有人員匯總。
7.1.1. 核算模式分析
此模式綜合運用定崗定編、綜合績效考核等方式,具有顯著的特點和優勢性,是公立醫院的首選。
(1)與各科室、部門的編制崗位系數掛鉤,科室/部門的績效獎金基數=全院績效獎金基數*該部門/科室的編制崗位系數和。通過定崗位定編,可以很好地處理醫技之間、醫護之間、一線與行政后勤之間的分配關系。
(2)一定時期內各科室、部門的績效獎金基數固定,唯一可變的是月度綜合績效,并跟隨月度績效得分變化而變化,更為直接、直觀,有利于各部門、科室努力提升和改善全面績效,包括工作量、服務質量以及各項財務指標、控制指標。
(3)可對全院工資總額進行有效管控。雖然全院績效工資(獎金)實發總額與全院績效工資(獎金)預算總額會有差異,但一般來講,各部門的績效提升會導致全院績效提升,不會出現總額失控的情況。在測試總額方案時,可調整全院獎金基數使全院獎金總額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常見的獎金分配模式比較
序號 | 分配模式 | 優點 | 缺點 |
1 | 收支結余模式 | 便于理解、簡單 傳統模式 | 準確核算收入、成本困難; 不能適應收費價格變化 不滿足公立醫院改革需要(藥品控制,檢查費控制,病種收費改革等) |
2 | 醫師費模式(項目提成) | 便于理解,與收支結合模式接近 操作簡單、明了 | 制定績效費率十分困難,既要考慮不同科室病種及治療的差異,還要考慮不同科室之間的平衡 不能有效處理崗位和個人技能的差別 不能有效處理住院、手術等需要多崗位、多人分工合作的分配 不能有效處理新項目的開展 |
3 | 績效考核模式 | 與綜合績效考核得分掛鉤,考核指標體系可根據需要進行擴展 績效考核與獎勵更加全面、科學、精細、穩定 | 比較復雜,需要綜合測算績效指標、績效目標、崗位編制之間的關系
|
7.1.2. 軟件功能模塊
根據績效工資(含獎金)的分配流程和模式,績效獎金管理系統的核心功能模塊包括個人系數核算、科室工資核算、個人工資匯總、全院獎金匯總等功能。
相關功能模塊包括崗位編制管理、人員信息管理、單位費率管理、全院績效評估、部門績效評估、個人績效評估等功能。系統自動從相關功能模塊中獲取數據,不需人工操作。
序號 | 步驟 | 軟件功能 | 功能用途 |
核心功能模塊 | 個人系數核算 | 計算模型維護、自動批量計算、統計報表查詢、核算指標分析 | 根據個人績效分析、個人崗位系數(含年資系數)計算個人在本部門的二次分配系數 |
科室工資核算 | 計算模型維護、自動批量計算、統計報表查詢、核算指標分析 | 根據科室、部門績效、編制崗位系數、全院獎金基數、個人夜班補貼、個人醫療任務補貼等項目,計算各科室部門的績效工資總額(含二次分配獎金) | |
個人工資匯總 | 計算模型維護、自動批量計算、統計報表查詢、核心指標分析 | 按個人匯總每個人員的應發工資(含明細科目)、扣稅及實發工資 | |
全院工資匯總 | 計算模型維護、自動批量計算、統計報表查詢、核心指標分析 | 按單位匯總每個人員的績效工資總額及各工資科目 | |
相關功能模塊 | 崗位編制管理 | 崗位信息維護、崗位編制維護、崗位編制統計 | 設置崗位、編制及崗位系數,統計各月的編制崗位系數 |
人員信息管理 | 人員信息維護、變動記錄維護、在職人員統計 | 分配人員、處理人員變動,統計各部門、人員的在崗位系數 | |
單位費用管理 | 包括費率指標維護、費用臺帳維護、費率變動統計等 | 統計、維護全院獎金基數等基本參數,并動態調整 | |
全院績效評估 | 指標庫維護、績效模型維護、自動批量計算、績效通報查詢、績效指標分析 | 設置全院績效指標體系及目標值,對全院績效進行綜合評估、分析,并作為行政后勤部門績效考核的依據 | |
科室績效評估 | 指標庫維護、績效模型維護、自動批量計算、績效通報查詢、績效指標分析 | 設置各科室的績效指標體系及目標值,對各業務科室績效進行綜合評估、分析 | |
個人績效評估 | 指標庫維護、績效模型維護、自動批量計算、績效通報查詢、績效指標分析 | 根據崗位類型設置評估指標體系,對各類人員的月度績效進行綜合評估、分析 |
7.1.3. 個人基數核算
(1)可結合獎金分配方案,設置個人績效獎金分配系數。
(2)軟件自動獲取每個人員的崗位系數、月度績效考核得分,并按公式計算個人獎金分配系數,生成相關報表。
(3)各類核算結果和過程指標,可進行橫向、縱向對比分析。
7.1.4. 部門獎金核算
(1)可結合獎金分配方案,設置部門績效工資核算公式,包括績效工資總額、績效獎金總額(二次分配部分)、醫療任務補貼(直接發放到個人)、夜班補貼(直接核發到人)等。
(2)軟件自動根據計算模型,獲取相關數據,計算各部門的績效工資,并生成績效工資報表,包括績效工資總額、明細及個人獎金分配基數。
(3)各類核算結果和過程指標,可進行橫向、縱向對比分析。
7.1.5. 個人獎金核算
(1)可結合獎金分配方案,設置個人績效工資核算公式,包括績效工資總額、績效獎金總額(二次分配部分)、醫療任務補貼(直接發放到個人)、夜班補貼(直接核發到人)等。
(2)軟件自動根據計算模型,獲取相關數據,計算個人的績效工資,并生成績效工資報表,包括績效工資總額、明細及個人獎金分配基數。
(3)各類核算結果和過程指標,可進行橫向、縱向對比分析。
7.1.6. 全院獎金匯總
(1)可結合獎金分配方案,設置全院績效工資核算公式,包括績效工資總額、績效獎金總額(二次分配部分)、醫療任務補貼(直接發放到個人)、夜班補貼(直接核發到人)等。
(2)軟件自動根據計算模型,獲取相關數據,計算個人的績效工資,并生成績效工資報表,包括績效工資應發總額、預算總額,以及各工資科目的應發明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