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度目標管理
(1)指標庫管理。可根據目標管理、對標管理、績效考核的需要自定義績效指標庫。
(2)年度績效模型管理。可針對同類單位,定義年度績效指標體系,包括績效指標、指標權重、考核方法、計分方法、考核標準、考核主體/數據來源等內容。支持指標體系的任意分級,滿足平衡記分卡指標體系、財務分析(ROIC)指標體系的建立與維護。 (3)月度績效模型管理。可針對同類單位,定義月度績效指標體系,包括績效指標、指標權重、考核方法、計分方法、考核標準、考核主體/數據來源等內容。支持指標體系的任意分級,滿足平衡記分卡指標體系、財務分析(ROIC)指標體系的建立與維護。
(1)年度目標制定。系統自動根據單位績效指標體系,生成年度目標模板,相關人員只需逐項錄入。
(2)年度目標分解。系統自動根據月度績效指標體系生成年度目標分解模型,錄入各月分解值后,系統自動計算已解數和差異值。
(3)年度目標監控。系統根據績效指標的各月完成值計算各指標的完成情況,并按時間過半、目標過半的原則,對年度目標執行情況進行預警;并用“紅”、“黃”、“綠”燈進行直接表示。同時可查看歷年各項目標的計劃與執行情況(折線圖)。
三、績效數據歸集
(1)原始數據采集。可按績效指標、角色帳戶進行授權,由相關部門錄入對標單位、本單位或下屬機構的月度績效數據。
(2)按部門自動匯總。系統自動按各指標的分攤、匯總關系將各部門的績效數據匯總為單位數據。
(3)按周期自動匯總。系統自動將月度數據匯總為季度、年度數據,避免重復錄入,保證數據一致性。
(4)指標復合計算。可根據需要任意構建指標復合計算模型,系統自動根據計算模式計算各類復合指標(如人均銷售收入=銷售收入/當期人數)等。
(5)績效指標分析。可按年、月查看各項指標的完成值,并通過圖表直觀查看各月、年值的變化趨勢。
四、動態任務管理
動態任務是指臨時性、突發性工作任務和階段性重點工作,可納入月度計劃管理流程,是KPI指標考核管理的重要補充,特別適用于對職能部門(往往缺乏量化指標)的考核和管理。主要功能包括:
(1)動態任務分解。綜合管理部門可將上級交辦、單位領導明確的動態工作任務錄入信息系統,并分解到相關部門(可將同一項工作任務分解到多個部門),并明確完成標準、完成節點、報告周期等內容;
(2)執行情況報告。各部門可在查看承辦動態任務的基礎上,對完成情況進行及時報告(可多次報告);
(3)執行進度預警。系統自動根據當前日期和要求的完成日期進行提醒和預警。供單位領導、責任部門和考核部門查詢。
(4)動態任務考核。單位領導、考核主管部門可在查看各部門承辦任務完成情況、自評情況的基礎上進行點評和考核,系統自動根據點評、考核評價等次統計得分。
(5)動態任務分析。系統自動按單位、承辦部門統計任務分解數、執行報告數、自評得分、點評得分、考核得分,供單位領導、考核主管部門分析;并可計入各部門的績效考核分數。相關人員在查看統計報表時,可反查相關任務的分解情況和考核情況。
五、 關鍵事件管理
關鍵事件管理是一種事后責任追究或貢獻認定的方法。適用于重大成果、表彰、責任事故的登記、認定、統計與分析。如需對重大事項的全過程進行跟蹤管理,可將相關包括重大事件列入動態任務管理進行管理。相關功能包括:
(1)定義重大事件。包括重大事件類型、等級、主管部門和積分標準等。
(2)登記重大事件。包括重大事件名稱、類型、等級、描述、責任部門、責任人等信息。可按事件類型的主管部門進行授權登記、歸檔。
(3)統計分析。系統自動按單位、責任部門、責任人統計重大事件的發生次數、責任追究次數、加扣分值。相關人員可通過統計數據,反查相關事件的詳細信息。
(4)結果運用。考核統計結果既可單獨運用,也可計入部門和個人的月度、年度考核分數,也可直接計入獎金。
五、單位績效評估
單位績效評估是指按權重將各項指標得分復合成為一個或多個績效指標,方便領導及相關人員分析監控的過程。支持多指標按層級匯總得分,每個指標考核得分計算 支持目標考核方法(包括正向指標、負向指標)、關鍵事件考核方法(按次計分等)、同類排名計分等方法。主要功能包括:
(1)績效模型維護。與單位績效指標模板維護相同,只需另行維護相關指標的數據來源及計分方法。各指標的權重可任意設置,支持百分制、千分制等不同分數級別。
(2)單位績效評估。系統每天晚上自動計算(包括計算相關復合指標、匯總指標的值),以減少實時計算對操作人的干擾。提供手工批量計算方式,滿足實時計算的要求。
(3)單位績效分析。可查看各考核維度、考核指標的目標值、完成值、考核得分及明細情況(報告計算公式、統計數據以及原始記錄)。可在同類單位中對比分析,可查看歷年、歷月的變化趨勢。
四、對標管理分析
對標管理是指將企業內部指標數據匯總,與省內、局內的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明確差距的過程。主要功能包括:
(1)指標模板維護。可直接使用單位績效評估模塊,支持層層分級展開與維護(包括按平衡記分卡四個維度分類,也可按成本與服務兩個維度,每個維度還可進一步細分)。 (2)內部數據匯總。系統自動進行匯總,參見2.2.3部分。 (3)對標數據錄入。可按月錄入對標單位各指標的數據,系統自動按季、年匯總,并按計算模型計算復合指標。 (4)對標指標分析。可按年、月查看各項指標的完成值,并通過圖表直觀查看各月、年值的變化趨勢。對于同一指標,可查看所有對標單位的值,并用柱狀圖進行對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