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領域對績效認識不同
“績效是一個多維建構,觀察和測量它的角度不同,其結果也會不同”。 這是說從不同的學科領域認識績效,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管理學認為,績效是組織期望的結果,是組織為實現其目標而展現在不同層面上的有效輸出,它包括個 人績效和組織績效兩個方面。行為學認為,績效是一種個人或組織的行為能力判斷,它可以區分個人或組織行為能力的高低。經濟學認為,績效與薪酬是員工和組織 之間的對等承諾,績效是員工對組織的承諾,而薪酬是組織對員工的承諾。而社會學則認為,績效意味著每一個社會成員按照社會分工所承擔的那一份職責。
現代醫院管理研究較多的是組織的控制、運行謀劃,而業績的判斷和組織與個人不同作用機制的研究尚顯不足。目前對績效的界定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認為績效 是行為。二是認為績效是結果。三是認為績效不再是對歷史的反應,而是強調員工潛能與績效的關系,關注員工素質,關注未來發展。
績效管理有豐富內涵
績效管理的目標是制定一組可定性或可量化的工作任務。績效的指標是醫院對科室或個人的工作產出進行衡量或評估。而績效的標準則是達到指標的程度。
績效的標準一般分為基本標準和卓越標準,是醫院管理要求的上限與下限。基本標準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判斷被評估者的績效是否能夠滿足醫院的基本要求。卓越標準是指醫院對被評估對象未做具體的要求和期望,仍超越他人達到較高的績效水平。
績效標準的衡量一般采取量化和非量化兩種方式,也就是說,績效不但可以衡量,而且可以控制,一旦對績效指標及績效標準確認后,可以通過考核等來對績效的形成過程和最終結果,進行有效的控制與改進。
績效管理中要注意的問題
績效考核是現代醫院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也是重要的科學問題。目前,我國很多醫院在管理中都實施績效考核,但往往不夠科學、規范和合理,甚至流于形式。比 如,某些醫院院長使用績效管理,主要目的是要區分工作的上、中、下水平,以便于更好地獎罰,促進醫院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些醫院盡管成立了考核辦、改 革辦,但考核還是考不好,或者是為考核而考核,使績效管理形同虛設,無法發揮作用。
因此,現代醫院施行績效考核管理,有幾個重要的概念需要明確。
第一,績效管理應當是每一位現代醫院管理者必須具備的一種管理能力。
第二,把考核作為績效管理的重要環節。因為績效需要評價、對比和衡量,考核是為實現這種要求而采用的一種具體方法。
第三,改變業績輔導是薄弱環節的現狀。實際上,醫院的績效管理沒有實效或者失敗,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少進行業績輔導。業績輔導主要應在兩個環節上進行,一 是對醫院的績效管理目標進行詳細的注解。二是在實施過程中,醫院管理者要針對各部門及主要員工的管理業績和情況,對他們進行指導性的輔導分析,增強其對績 效管理的認知程度,自覺地調整實現目標的可及性。
第四,認真對待績效管理中難量化要素的處置問題。在醫院管理實踐中,經常遇到兩種矛盾的情形:一是個體行為與群體行為的輕重協調問題。另一是某些特別好 的部門與個人,由于種種原因,其可量化要素始終不太突出,致使其表現出的作用,在領導心目中的地位,都存在較大的差距。解決這個問題,只要醫院院長采取化 解與簡化的方法就行。因為,每一種醫院績效管理的封閉循環,只能有一種主題,指標制定要突出針對性,而且不能有交叉,使績效管理的可操作性增強。
管理者須練薪酬分配基本功
績效管理是需要通過論功行賞來兌現的,并形成下一個績效管理的開端,直接涉及醫院的薪酬管理問題。
醫院薪酬管理廣義是指建立一套完善、系統、科學、高效的薪酬分配體系,調動激勵部門和員工努力工作的積極性。狹義的薪酬管理則指員工薪資分配方案、福利 政策、獎勵辦法等。在薪酬福利體系當中,通常采用以崗定薪付酬、以業績定薪付酬、以能力定薪支付酬金。這是最基本的薪酬理論,其背景是薪酬政策和價值分配 理念。由于醫院管理者的價值理念存在差異,不同的醫院在定薪酬的時候,一般都會有很大的差異。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按貢獻度大小分配薪酬,是醫院價值評價的三個基本原則。這三個方面又有賴于員工能力的提高和潛能的激發。
效率優先主要指醫院在第一次分配或主要分配方式中,要與工效掛鉤,充分兌現多勞多得,這是醫院分配改革的第一原則。任何方式的改革如果背離這一關鍵原 則,結果都注定要失敗。兼顧公平主要指醫院在第二次分配或次要分配方式中,要調和分配差距,使社會公平性原則得到體現。按貢獻度大小分配薪酬有兩方面內 容,一方面是指前兩項薪酬分配時的一種激勵導向,另一方面是在醫院年終分配獎金時,要特別體現的一種分配傾斜和補充。
上述三個原則從作用機制和對象上看,效率原則 主要拉開了醫院一二三線人員的薪酬分配的差距。兼顧公平原則主要是調節三二一線人員薪酬分配的差距。而按貢獻對大小分配原則,主要是對技術、管理骨干的傾 斜。這三項原則的平衡、協調和把握,是醫院管理者需要練就的一項重要基本功。